[发明专利]用于直插式穴播的成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6346.3 | 申请日: | 201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5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赵武云;黄高宝;柴强;杨正;史增录;王赟;蒋五洋;魏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5/04 | 分类号: | A01C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7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直插式 穴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的播种机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直插式穴播的成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穴播的播种机具主要有手推滚筒式穴播机和手提式点播器。手提式点播器虽能满足播种农艺要求,但为纯人力操作,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手推滚筒式穴播机虽然效率较玉米点播器较高,但其播种装置的运动轨迹为余摆线,播种时易发生撕膜、挑膜、种穴与幼苗错位等现象,当土壤比较松软时播种器有可能打不开,当土壤含水率较高时,成穴器易堵塞,影响播种质量。同时现有直插式穴播机在凸轮设计上尺寸较大,安装和加工要求很高,再者机架安装空间局限性很大。
本发明是为实现一种直插式成穴装置能以小凸轮轮廓补偿较大的整机前进速度,并提高直插式穴播机的工作可靠性、稳定性等目的,提出的用于直插式穴播的成穴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穴播机存在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播种时易撕膜、挑膜、种穴与幼苗错位及成穴器易堵塞等问题,以及对直插式穴播机工作时可靠性、稳定性的要求,提出了由动力机带动的直插式成穴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动力装置(1)的动力带动直插式成穴装置的凸轮(13)和曲柄(3)运动,凸轮(13)推动运动放大机构(12)运动,动放大机构(12)带动滑杆(6)运动,成穴器(7)安装在滑杆(6)上,滑杆(6)带动成穴器(7)在水平方向往复运动。曲柄(3)带动成穴器(7)在垂直方向往复运动,通过匹配凸轮(13)和曲柄(3)的初始位置,使得安装在成穴器(7)上的成穴鸭嘴(11)在入土和出土时相对于地面的水平绝对速度为零,实现直插式穴播。凸轮(13)通过运动放大机构(12)推动滑杆(6)运动时,动放大机构(12)实现了小的凸轮轮廓产生大的推动位移,以减小凸轮(13)的尺寸,减低了凸轮(13)工作时的偏心矩,也减小凸轮(13)和运动放大机构(12)在保证良好接触时受力,以减小凸轮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直插式穴播机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用于直插式穴播的成穴装置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下用于成穴装置的运动放大机构图
图中1.动力装置;2.种箱;3.曲柄;4.排种器;5.机架;6.滑杆;7.成穴器;8.支撑轮;9.排种管;10.仿形器;11.成穴鸭嘴;12.放大机构;13.凸轮;14.链轮;12-1.凸轮导杆;12-2.连杆;12-3.杠杆;12-4.拉杆;12-5.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之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见图1,用于直插式穴播的成穴装置安装在机架(5)上,机架(5)与动力装置(1)连接,经链轮(14)将动力装置(1)的动力传动到穴播机,带动直插式成穴装置的凸轮(13)和曲柄(3)运动,凸轮(13)推动运动放大机构(12)运动,动放大机构(12)带动滑杆(6)运动,成穴器(7)安装在滑杆(6)上,滑杆(6)带动成穴器(7)在水平方向往复运动。曲柄(3)带动成穴器(7)在垂直方向往复运动,通过匹配凸轮(13)和曲柄(3)的初始位置,使得安装在成穴器(7)上的成穴鸭嘴(11)在入土和出土时相对于地面的水平绝对速度为零。动力装置(1)的动力传动到排种器(4)上,工作时将种箱(2)中的种子经排种器(4)、排种管(9),输送到成穴鸭嘴(11)中,进行播种。机架(5)尾部安装有支撑轮(8),支撑整机重量。
实施例2:见图2、图3,用于直插式穴播的成穴装置的凸轮(13)通过运动放大机构(12)推动滑杆(6)运动时,动放大机构(12)实现了小的凸轮轮廓产生大的推动位移,以减小凸轮(13)的尺寸,减低了凸轮(13)工作时的偏心矩,也减小凸轮(13)和运动放大机构(12)在保证良好接触时受力,以减小凸轮的磨损,提高了穴播机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农业大学,未经甘肃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63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擦式同步驱动装置
- 下一篇:薄板的弯曲加工方法以及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