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装有可变直径轮和连杆式滑橇的多栖车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4965.9 | 申请日: | 201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0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高峰;崔莹;徐国艳;刘杰;姚圣卓;药小江;陈新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B19/02 | 分类号: | B62B19/02;B60B9/02;B60B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李有浩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有 可变 直径 连杆 式滑橇 多栖车 | ||
分案申请
对于本发明申请,是对原申请号201010245999.8提出的分案申请,原申请日为2010年8月5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栖多模式载运工具,更特别地说,是指一种安装有滑橇和可变直径轮的多栖车。
背景技术
地球上大约有50%的地域是常规车辆(装有轮子或履带行走机构的车辆)无法正常运行的,如沙漠、滩涂、草原、沼泽、极地、戈壁、雪原等,大大限制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开发能够在上述地域有效运行的多栖车辆移动平台,对于科学、军事、交通、人类生活和商务活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自第一次世界大战起,人们已经注意到轮子和履带(自带道路的轮式行走机构)的局限性,开始着手研究能够在特定地域有效行走的非常规行走机构,相继发明了星形轮、螺旋滚筒和浮箱履带等行走机构。中国从70年代起发明了机耕船、无轮缘车轮和水田叶片轮等,解决了南方水田的耕作问题。但是这些特种行走机构多数只能适应特定的地面条件,不满足多栖的运行要求,限制了活动范围和带来极大的交通不便。如无轮缘车轮和水田叶片轮进行转移时就无法在公路和相对平坦和硬路面上行走,需要更换轮子。气垫船是一种比较好的多栖车辆,但是由于他耗能大,噪声大,走起来飞沙走石,也受到许多限制。
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的由金国栋等编著的《汽车概论》第41页:“汽车的基本构造”中详细地说明了汽车主要结构可分为四大部分,动力装置、底盘、车身及其附件、电气设备。动力装置通常是发动机,它是提供汽车动力,该动力通过底盘的传动系驱动汽车行驶。底盘除传动系外,还有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它们用于确保汽车的正常行驶。车身用于安置驾驶员、乘客或货物。轿车和客车通常是一个整体车身,而货车车身常由驾驶室和货箱组成。电气设备由汽车电源、发动机的起动系和点火系、汽车的照明、信号和控制设备等组成。目前,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汽车性能的高要求,电气设备(包括各种电子装置)在汽车上的比重越来越大。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由刘惟信主编的《汽车设计》第409页:
汽车行驶系由汽车的行路机构和承载机构组成,它包括车轮、车轴和桥壳、悬架及推力杆、车架或承载式车身或封闭式传动轴套等。汽车行驶系的功用是支承整车重量,传递和承受路面作用于车轮的各种力和力矩,并缓和冲击、吸收振动以保证汽车在其相应使用条件下的正常行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有滑橇和可变直径轮的多栖车,该多栖车的两个前轮上安装有滑橇,但后轮改为可变直径轮。可变直径轮可适应不同地域条件有效的运行,是多栖车辆行走机构的一种很好的选择。通过控制轮径的变化,使轮子在有轮缘和无轮缘车轮之间转换,在松软地面上可提高通过性,减少滚动阻力,增加驱动力,在浅水及滩涂区域使用滑橇支撑车体,防止车身的沉陷;拆下滑橇和后轮收缩至圆轮时可实现公路上高速行走。本发明的多栖车通过滑橇与可变直径轮的组合,实现了全地域行走、越障和姿态控制的多功能集成。
本发明的一种安装有滑橇和可变直径轮架的多栖车,所述滑橇公开了两种结构形式,所述可变直径轮架公开了两种不同弹性结构形式的连接件,具体的连接关系如“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安装有滑橇和可变直径轮的多栖车的优点在于:
①滑橇与可变直径轮在多栖车上的组合使用,使得多栖车兼具了在松软地面上的高通过性和硬路面上的良好平顺性,具有其它各式车辆无法比拟的优点。
②在松软路面上行驶时,仅需在前轮上安装滑橇,同时配以张开状态的可变直径后轮,从而实现了多栖车在松软路面上的高通过性和良好的适应能力。
③在公路等硬路面上行驶时,多栖车的前轮无需安装滑橇,同时可变直径后轮为合拢收缩成有轮缘车轮,从而实现了多栖车在硬路面上的平顺性和良好的适应能力。
④滑橇由滑板与多个杆件构成,通过多个杆件与多栖车的前轮实现固紧,可充分利用车轮的悬架和转向功能,使得车辆行驶灵活性较强,地面随形能力好,越障容易,车辆通过性好,且不影响车辆的四驱功能。
⑤可变直径后轮由变径机构、轮毂、变径轮架、轮脚块等构成,其可实现在有轮缘和无轮缘车轮之间进行变换,可适应松软路面和硬路面的适应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安装有滑橇和可变直径轮的多栖车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组合弹簧变径轮架的结构图。
图2A是图2的后视图。
图2B是图2的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A弹性变径件的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49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电池组或电解电池组中组合的流动模式
- 下一篇:晶体生长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