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号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4421.2 | 申请日: | 201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7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景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津宝乐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D7/10 | 分类号: | G10D7/10;G10D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30180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乐器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太阳号。
背景技术
抱号,又名低音号,音色浑圆丰厚,是一种乐队里常用的吹奏乐器。其中太阳号呈环形,演奏时演奏者将套在脖颈上,并用肩头扛住,主要用于行进中演奏。图1为一种已有技术的太阳号正向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示出的太阳号结构俯视图。如图1、图2所示,这种已有技术的太阳号由依次相互贯通连接的嘴子管1、调音装置及扩音管构成,其中调音装置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一分调音管2、第二分调音管3、第三分调音管4、主调音管5和四个调音按键6,四个调音按键6分别安装在对应的分调音管2-4上,以控制该分调音管内的气流,从而产生不同的音律,第一分调音管2与嘴子管1相连通,第三分调音管4通过主调音管5与扩音管相连通,各个分调音管之间相互支撑连接;扩音管由彼此相连的主管7、小弯头8、大弯头9和喇叭口10组成。图3为图1示出的太阳号上小弯头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示出的太阳号上大弯头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小弯头8由小弯头主体11和连接在小弯头主体11两端的小端口12及大端口13构成;其中小端口12的长度为16.5mm,大端口13的长度为16.7mm。如图4所示,大弯头9由大弯头主体14和连接在大弯头主体15两端的小端口15及大端口16构成;其中大弯头主体14的圆心角为79.7°。但是,目前这种常用的太阳号存在下列问题:其上大弯头9和小弯头8的尺寸通常较小,因此演奏者在行进过程中,扩音管上的喇叭口10边缘会将演奏者的脸部分挡住,因此不易行走及演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行走及演奏的太阳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太阳号由依次相互贯通连接的嘴子管、调音装置及扩音管构成,其中调音装置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一分调音管、第二分调音管、第三分调音管、主调音管和四个调音按键,四个调音按键分别安装在对应的分调音管上,以控制该分调音管内的气流,从而产生不同的音律,第一分调音管与嘴子管相连通,第三分调音管通过主调音管与扩音管相连通,各个分调音管之间相互支撑连接;扩音管由彼此相连的主管、小弯头、大弯头和喇叭口组成;所述的小弯头由小弯头主体和连接在小弯头主体两端的小端口及大端口构成,其中小端口的长度为20.5mm,大端口的长度为20.7mm;大弯头由大弯头主体和连接在大弯头主体两端的小端口及大端口构成,其中大弯头主体的圆心角为86.0°。
本发明提供的太阳号是采用将原太阳号上小弯头两端口加长及大弯头主体圆心角加大的方式来增加整个扩音管的长度,这样演奏者在演奏时,扩音管上喇叭口的边缘就会位于演奏者的头上,因此不会将其脸部分挡住,这样演奏者就会便于行走及演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已有技术的太阳号正向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太阳号结构俯视图。
图3为图1示出的太阳号上小弯头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示出的太阳号上大弯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太阳号上小弯头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太阳号上大弯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太阳号进行详细说明。与已有技术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号,并省略对其进行的说明。
如图5、图6及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太阳号由依次相互贯通连接的嘴子管1、调音装置及扩音管构成,其中调音装置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一分调音管2、第二分调音管3、第三分调音管4、主调音管5和四个调音按键6,四个调音按键6分别安装在对应的分调音管2-4上,以控制该分调音管内的气流,从而产生不同的音律,第一分调音管2与嘴子管1相连通,第三分调音管4通过主调音管5与扩音管相连通,各个分调音管之间相互支撑连接;扩音管由彼此相连的主管7、小弯头17、大弯头20和喇叭口10组成;所述的小弯头17由小弯头主体11和连接在小弯头主体11两端的小端口18及大端口19构成,其中小端口18的长度为20.5mm,大端口19的长度为20.7mm;大弯头20由大弯头主体21和连接在大弯头主体21两端的小端口15及大端口16构成,其中大弯头主体21的圆心角为86.0°。
本发明提供的太阳号经演奏者使用效果良好,演奏时扩音管上的喇叭口10边缘恰好位于演奏者的头上,因此不会妨碍人的行走及演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津宝乐器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津宝乐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44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房屋建筑用电线套管
- 下一篇:固体颗粒激振亚流化风水冷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