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施工预切槽试验模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3730.8 | 申请日: | 201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1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贺美德;王秀英;刘军;乐贵平;郝烨江;赵坤;王贯明;李孔明;罗平;靳洪都;吴剑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9/10 | 分类号: | E21D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李聚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施工 预切槽 试验 模型 | ||
1.一种隧道施工预切槽试验模型机,包括微型电机超大转矩输出结构(4)和预切槽试验机的双排链锯结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施工预切槽试验模型机由预切槽机驱动及基础支撑机构(1)、前支撑拱结构(2)、后支撑拱结构(3)、弧形运动平台结构(5)以及所述微型电机超大转矩输出结构(4)和双排链锯结构(6)六个结构部分构成;所述预切槽机驱动及基础支撑机构(1)上设置前支撑拱结构(2)和后支撑拱结构(3);所述前支撑拱结构(2)和后支撑拱结构(3)上滑动连接所述弧形运动平台结构(5),所述弧形运动平台结构(5)上设有微型电机超大转矩输出结构(4)和所述双排链锯结构(6);所述微型电机超大转矩输出结构(4)与后支撑拱结构(3)齿轮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施工预切槽试验模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切槽机驱动及基础支撑机构(1)由直线导轨(7)、主支撑板(8)、受力块(9)、前端连接件(10)、电推杆(11)、后端连接件(12)、下端连接件(13)、结构支撑板(14)、横向连接板(15)和滑轨滑块(16)构成;
所述直线导轨(7)有两条,分别平行固接在所述主支撑板(8)两侧,所述滑轨滑块(16)套接在所述直线导轨(7)上,所述每根直线导轨(7)上各套接三个所述滑轨滑块(16),
所述结构支撑板(14)有两个,分别处在所述两条直线导轨(7)上部,所述每个结构支撑板(14)通过孔K1与每根直线导轨(7)上的三个所述滑轨滑块(16)固接,所述孔K1偏于直线导轨(7)内侧且位于结构支撑板(14)后端,
所述横向连接板(15)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结构支撑板(14)相连接,所述横向连接板(15)上设有其槽口朝下的三个定位槽C1,所述受力块(9)有三个,分别卡入定位槽C1中并固接在所述横向连接板(15)上,所述受力块(9)上设有定位槽C2,所述电推杆(11)通过所述前端连接件(10)固接在所述受力块(9)的定位槽C2中,所述电推杆(11)通过后端连接件(12)和下端连接件(13)固接在主支撑板(8)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施工预切槽试验模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拱结构(2)由前拱内侧连接件(17)、前拱外侧连接件(18)、弧形滑轨A类(19)、弧形滑轨B类(20)、前拱扩展连接板(21)、弧形滑块(22)和前支撑拱(23)构成,
所述前支撑拱(23)后部设有定位圆弧台阶面C4,所述定位圆弧台阶面C4与所述弧形滑轨A类(19)或所述弧形滑轨B类(20)内侧圆弧面同心且贴合并通过螺栓周向固接所述弧形滑轨A类(19)或所述弧形滑轨B类(20),述所弧形滑轨A类(19)与弧形滑轨B类(20)上下表面均设有凹形槽,所述两个弧形滑块(22)卡接在所述弧形滑轨A类(19)与弧形滑轨B类(20)的凹形槽上并与所述弧形滑轨A类(19)和弧形滑轨B类(20)滑动连接,所述前支撑拱(23)两侧下端处在所述前拱外侧连接件(18)的定位槽C14和前拱内侧连接件(17)的定位槽C3中并固接在所述前拱外侧连接件(18)和前拱内侧连接件(17)上,所述前拱外侧连接件(18)和前拱内侧连接件(17)分别固接在两个所述结构支撑板(14)上,所述前支撑拱结构(2)的所述两个弧形滑块(22)上连接一个前拱扩展连接板(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373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