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体恒温输出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210143326.0 | 申请日: | 201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7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熊宝春;彭其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滢致节能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19 | 分类号: | G05D23/19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李浩东 |
地址: | 20180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体 恒温 输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加热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流体恒温输出结构,特别涉及其机械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加热流体得到一定温度的方法是:加热流体过程中对流体某个或多个阶段进行温度测试取样,取样信号输送到处理单元,再由处理单元输出驱动信号给执行单元,执行单元依据输入信号给出加热量给流体,从而改变流体的温度,流体温度的变化会反映到温度测试单元,整个过程形成反馈回路,从而在这个反馈系统输出一定温度范围的流体。
上述方法的缺点是:输出流体温度波动范围较大,控制方式复杂,可靠性低;满足不了许多需要更精确稳定温度输出的场合;大容量储存流体的热辐射导致能量损失。
由于上述技术的缺陷,故仍然需要对现有流体输出结构进行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恒温输出结构,能得到温度波动范围在更小,比如小到1℃,乃至0.01℃的温度波动范围的流体输出,且流体存储量小,热辐射损失极小,节能环保,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流体恒温输出结构,它包括至少一个冷端容器,冷端容器处设有至少一个流体输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端容器通过流体通道与至少一热端容器连接,热端容器处设有加热器,热端容器处纵向依次设有流体输出口。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体恒温输出结构,此结构是流体通过在一定结构中加热得到的一个恒定温度的输出,输出流体温度波动极小;不需要复杂的温度控制系统,得到温度更为精确的流体输出,而不是通过环路控制得到流体温度波动在一个较大范围的输出方式,流体存储量小,热辐射损失极小,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专利第七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描述。
本发明为一种流体恒温输出结构,如图1中所示,它至少一个冷端容器8,冷端容器8处设有至少一个流体输入口1,其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所述冷端容器8通过流体通道10与至少一热端容器9连接,热端容器9处设有加热器11,热端容器9处纵向依次设有流体输出口4。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冷端容器8呈直管状或螺旋管状或容器状或异性管状,冷端容器8为垂直状设置或斜向设置。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热端容器9呈直管状或螺旋管状或容器状或异性管状,热端容器9为垂直状设置或斜向设置。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加热器11设置于热端容器9内腔或设置于热端容器9外部。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热端容器9内腔和外部均设有加热器11。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流体恒温输出结构中设有1-10000个冷端容器8,各冷端容器8之间通过进水管路13相互连通。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流体恒温输出结构中设有1-10000个热端容器9,各冷热端容器9之间通过出水管路14相互连通。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各冷端容器8处设有1-10000个流体输入口1。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加热器11为电热转换加热器、燃烧加热器、辐射加热器,流体输送热源加热器、超导加热器。
如图1中所示,为本发明专利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一定温度的流体通过输入口1输入,流体输入达到冷端容器8内高度2,冷端容器8内流体通过通道10输入到热端容器9,热端容器9内流体被加热器11加热,流体在被加热器11在加热过程中,可在不同的高度得到不同温度流体输出,输出口可为一个,也可为无数个,通过低位流体输出口4得到一个温度T1的流体输出;通过次低位流体输出口4得到一个温度T2的流体输出;通过次高位流体输出口4得到一个温度T3的流体输出;通过高位流体输出口4得到一个温度T4的流体输出;这样仅从结构中不同位置输出需要的恒定温度的流体。
图2为本发明专利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加热器11设置于热端容器9的外部,通过辐射、热传导,把热量传递给端容器9里的流体。
图3为本发明专利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加热器11设置于热端容器9的内部和外部,冷端容器(管)8和热端容器(管)9采用螺旋管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滢致节能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滢致节能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33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