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饲料添加剂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3221.5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0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洪星;魏玉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洪星 |
主分类号: | A23K1/16 | 分类号: | A23K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102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饲料添加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添加剂,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饲料添加剂。
背景技术
现代化商品生长肥育猪生产中存在各种影响猪的食欲,目前,市售的诱食类饲料添加剂多为被动调节动物摄食行为的产品,以甜味剂和香味剂为主,通过刺激动物的感官引发动物的摄食行为。该种方式多以人的嗜好去设定动物饲料的风味,且动物的感觉且有一定阈值,长时间处于某种嗅觉或味觉的刺激下就会产生感觉疲惫,因此该类产品不能真正、持久的起到刺激动物采食的功效,大部分是掩盖饲料中不良气味、调味剂等,大部分收效甚微,从而影响猪的采食量和生产性能。
此外,影响动物采食量的因素很多,而生理因素是最根本的,日粮因素和环境因素也很可能通过生理因素发挥作用,内分泌系统对采食量具有很强的调控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刺激动物食欲、促进睡眠、增强诱食效果的饲料添加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包括以下成分:
谷氨酸钠、甘氨酸、呈味核苷酸、柠檬酸、氨基酸衍生物小肽、促摄食因子和淀粉。
作为一种改进:
A:对氨基酸衍生物小肽用肠溶包衣进行包被,使其免受胃液中胃酸的破坏;
B:包被的氨基酸衍生物小肽与基他原料进行均匀混合。
所述谷氨酸钠∶甘氨酸∶呈味核苷酸∶柠檬酸∶氨基酸衍生物小肽∶促摄食因子∶淀粉的重量比为10∶8∶10∶10∶3∶2∶57。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饲料添加剂,其核心成分促摄食因子直接作用于动物的采食中枢,延缓饱感信号的传递,刺激食欲;氨基酸衍生物小肽增强抑制性神经递质的浓度,促进睡眠和抗应激;谷氨酸钠和呈味核苷酸掩盖饲料异味改善适口性,增强诱食效果;克服动物厌食及生长减慢等不良反应在,彻底解决动物挑食;引诱仔猪提早开食,促进提早断奶。
本发明所述的饲料添加剂的主要成分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活性组分,经皂化再异构处理而成的大分子氨基酸衍生物,进入动物体内可刺激胃泌素、胰岛素、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等激素的大量分泌,显著提高动物机体代谢率,增强食欲促进动物生长发育;同时本发明所述的饲料添加剂中所含的活性物质,在动物体内可激活谷氨酸脱羧酶,催化谷氨酸脱羧,提高谷氨酸脱羧后形成的中枢抑制性递质GABA的浓度使动物安静,缩短如猪等动物的浅睡眠时间,增加其深睡眠时间。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试验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饲料添加剂,每千克中包括100克谷氨酸钠、80克甘氨酸、100克呈味核苷酸、100克柠檬酸、30克氨基酸衍生物小肽、20克摄食促进因子和570克淀粉。
为了探讨本发明所述的饲料添加剂对动物生长性能及采食量的影响,以猪为试验对象进行试验,同时为本发明所述的饲料添加剂在养猪业的广泛应用提供相关的依据。
试验例:
1、时间与地点
试验于2009年12月22日开始,于2010年1月25日结束正式试验期为35d。在山东某畜禽实业有限公司种猪场进行。
2、材料
本发明所述的饲料添加剂、小猪用配合饲料、饲粮组成及主要营养成分见表1。
表1试验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3、饲养试验
选用75日龄,体重30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猪60头,按饲养试验要求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试验组添加100ppm加强型本发明所述的饲料添加剂。
试验由专人负责,试验猪以栏为单位饲喂,饲喂干粉料,自由饮水。每天饲喂3次。预试期7天,并对试验猪驱虫和防疫注射。试验期间记录每天耗料,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在早饲前空腹称重并纪录,每天观察猪的采食、粪便和精神状况。试验时间为35天。
4、测定指标
采食量、期间日增重、料重比、体内激素水平(试验猪群体内激素水平测定由中国农业大学生理生化试验室进行)。
5、数据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运用SPSS13.0(Paired-Samples T Test)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6、结果及分析
6.1本发明所述的饲料添加剂对猪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
本发明所述的饲料添加剂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见表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洪星,未经杨洪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32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