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有机物对水处理膜污堵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2244.4 | 申请日: | 201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8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姚治国;孙贵锁;袁留锁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5/08 | 分类号: | B01D6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有机物 水处理 膜污堵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治有机物对水处理膜污堵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水资源短缺,用水紧张的状况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必将更为严重。处理回用城市污水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多介质过滤器+超滤+反渗透法是目前处理回用城市中水的主要处理工艺,在膜法处理回用城市污水过程中,有机物污堵始终困扰着生产者。处理不好,不仅降低了水的使用效率、缩短了设备使用寿命、限制了水处理系统经济效益的发挥,而且频繁的化学清洗致使大量的化学污染物排放入环境,加速了环境污染的速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够防治有机物对水处理膜污堵,从而减少环境污染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防治有机物对水处理膜污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清理原水箱:
对多介质过滤器和滤料进行杀菌:
将多介质过滤器放空,
并将原水池水位调低,使原水池水位低至正常状态的
向所述已调低水位的原水池投加杀菌剂,
将含有杀菌剂的原水输入到多介质过滤器罐内后浸泡;
对超滤水池进行杀菌:
放空所述超滤水池并对所述超滤水池进行清洗,
待多介质过滤器正常运行产水至池水位时,向所述多介质过滤器内加入非氧化杀菌剂,
将所述多介质过滤器内含有非氧化杀菌剂的水输入到超滤水池后浸泡;
对反渗透膜进行循环清洗:
配制非氧化杀菌剂药液,
将所述非氧化杀菌剂药液输入到反渗透装置内后浸泡过夜,
对所述反渗透装置进行循环清洗。
作为优选,向所述已调低水位的原水池投加杀菌剂时,所述杀菌剂是NaClO,所述NaClO杀菌剂的浓度范围是300~500mg/L。
作为优选,将含有NaClO杀菌剂的原水输入到多介质过滤器罐内是通过原水泵实现的,将含有NaClO杀菌剂的原水输入到多介质过滤器罐内后,所述多介质过滤器的浸泡时长是2h。
作为优选,在对所述多介质过滤器进行浸泡过程中,利用压缩空气对多介质过滤器罐进行搅动。
作为优选,向所述多介质过滤器内加入非氧化杀菌剂时,所述非氧化杀菌剂的浓度是30mg/l。
作为优选,将所述多介质过滤器内含有非氧化杀菌剂的水输入到超滤水池通过反渗透增压泵实现的。
作为优选,将所述多介质过滤器内含有非氧化杀菌剂的水输入到超滤水池后,所述超滤水池的浸泡时长是2h。
作为优选,对反渗透膜进行循环清洗时,所述非氧化杀菌剂药液是在化学清洗箱内配制的,所述非氧化杀菌液的浓度是1%。
作为优选,将所述非氧化杀菌剂药液输入到反渗透装置内是通过清洗泵实现的。
作为优选,对所述反渗透装置进行循环清洗时,每隔4个小时开启所述清洗泵15分钟。
本发明提供的防治有机物对水处理膜污堵的方法能够防治有机物对水处理膜污堵,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深入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防治有机物对水处理膜污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清理原水箱:
步骤S2:对多介质过滤器和滤料进行杀菌:
步骤S21:将多介质过滤器放空,
步骤S22:并将原水池水位调低,使原水池水位低至正常状态的
步骤S23:向已调低水位的原水池投加NaClO杀菌剂,
步骤S24:将含有NaClO杀菌剂的原水输入到多介质过滤器罐内后浸泡;
其中,NaClO杀菌剂的浓度范围是300~500mg/L。
其中,将含有NaClO杀菌剂的原水输入到多介质过滤器罐内是通过原水泵实现的。
其中,将含有NaClO杀菌剂的原水输入到多介质过滤器罐内后,多介质过滤器的浸泡时长是2h。
其中,在对多介质过滤器进行浸泡过程中,利用压缩空气对多介质过滤器罐进行搅动。
其中,向多介质过滤器内加入非氧化杀菌剂时,非氧化杀菌剂的浓度是30mg/l。
步骤S3:对超滤水池进行杀菌:
步骤S31:放空超滤水池并对超滤水池进行清洗,
步骤S32:待多介质过滤器正常运行产水至池水位时,向多介质过滤器内加入非氧化杀菌剂,
步骤S33:将多介质过滤器内含有非氧化杀菌剂的水输入到超滤水池后浸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22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装置
- 下一篇:包含复合或包封的活性化合物的吸收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