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弯管管件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1080.3 | 申请日: | 201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9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坚祥;林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瑞威沃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8 | 分类号: | G01B5/08;G01B5/00;G01B5/02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9 | 代理人: | 孙高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管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用于检测弯管管件是否合格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国内外各行各业各领域,对弯管管件的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而节节攀升。尤其是国际汽车行业这一高端市场。因而管件的技术精度要求都在不断地提高,管件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
传统的管件检具是一种靠模式检具,其结构如图4所示,根据管子7的形状制作特定外形的靠模1,整体弯管检具是由这种靠模1和塞尺(图中未示出)组成。它的具体操作是,把弯制好的管件7放在靠模1上,使管子7的直段下边缘轮廓和侧面边缘轮廓以及管件端部,和靠模1相贴合。然后用塞尺检测贴合部位的间隙大小以判断该管件是否符合管件公差要求。
这种可以根据变化多端的管件形状设计出相应的各种各样的靠模式检具。它们的缺点是检测精度不高,并且需要培训出专业的检测人员,在大批量产出的流水线上,检测效率不够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检测精度较高、并且检测方便、效率较高的弯管管件检测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弯管管件检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槽块,槽块中设置有槽,槽的形状与所需检测管件的形状相配合,并且槽的深度及宽度与所需检测管件的直径相配合,槽块上还设置有可移动的端部插板和端面插板,端部插板位于槽的端部并且端部插板与槽的端部相齐平,端面插板位于槽的端面处并且端面插板与槽的端面相齐平。
所述的槽块上还设置有特殊形状插板,特殊形状检测插板与所需检测管件上的特殊形状部位相对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的弯管管件检测装置,在每个槽块上的槽(深度及宽度)都已事先设计好槽和管件直段之间间隙的大小。在操作时,只需把弯制好的管件放入槽中,沿着插块的装配轴向推动插块,用插块来判断放入的管件是否合格即可。与目前所使用的靠模式检具相比,其操作、检测更为实用,更为方便,更为有效,应用更为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需检测的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背景技术中所述的靠模式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3中:1、底板,2、槽块,3、槽,4、端部插板,5、端面插板,6、特殊形状插板,7、管件,8、特殊形状部位;
图4中:1、靠模,7、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弯管管件检测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弯管管件检测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槽块2,槽块2中设置有槽3,槽3的形状与所需检测管件7的形状相配合,并且槽3的深度及宽度与所需检测管件7的直径相配合,槽块2上还设置有可移动的端部插板4和端面插板5,端部插板4位于槽3的端部并且端部插板4与槽3的端部相齐平,端面插板5位于槽3的端面处并且端面插板5与槽3的端面相齐平。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槽块2上还设置有特殊形状插板6,特殊形状检测插板与所需检测管件7上的特殊形状部位8相对应。
在检测如图3所示的管件时,管件7带有两个直角折弯,并且在管件7上有圆环形凸台部——即特殊形状部位8,检测时需要检测管件7的直径是否在公差范围内,管件7的两端长度是否在公差范围内,管件7的特殊形状部位8的尺寸是否在公差范围内。检测时如图2所示,将管件7放置在检测装置的槽3内,然后移动端部插板4来检测管件7的两端长度是否在公差范围内,移动端面插板5来检测管件的直径是否在公差范围内,移动特殊形状插板6来检测管件7的特殊形状部位8的尺寸是否在公差范围内。与目前所使用的靠模式检具相比,其操作、检测更为实用,更为方便,更为有效,应用更为广泛。
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瑞威沃管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瑞威沃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10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屏幕控制输入系统
- 下一篇:在多载波系统中支持E-MBS服务的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