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室内冻融试验的压头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0685.0 | 申请日: | 201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9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顾同欣;马巍;王贵荣;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马正良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室内 试验 压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室内冻融试验的压头。利用该压头,可以实现对土体冻结过程中温度条件及补水条件的控制,从而模拟室外环境,为室内冻融试验提供技术支撑。
背景技术
冻胀是指土中水分冻结成冰时引起的土体体积膨胀,而土体融沉是指冻结土体融化后引起的土体沉降,两者都是土体内部温度场、水分场和应力场相互作用的结果。冻胀和融沉问题一直以来是多年冻土区路基主要的工程病害。以青藏公路为例,85%的路基病害是融沉造成的,15%为冻胀和翻浆造成的。因此开展土体的冻胀与融沉方面的研究对于工程的设计与维护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要在室内进行土体冻胀与融沉方面的研究,即进行室内冻融过程试验,首先需要有适用于土体冻融过程的试验装置。目前针对土体冻融试验已经有一套相对完整的试验系统,该系统包括土体的控温系统,补水系统,温度采集系统,压力控制系统等。该系统基本可以模拟外界土体的实际环境条件,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操作相对复杂,控温压头漏液等问题。漏液问题可以引起循环的酒精渗入到实验土体内部从而造成土体的性质改变,造成实验结果失真等问题,这对于准确可靠地进行冻融试验提出了条件,因此,设计一种可以解决以上问题的、简单易操作且适用于室内冻融试验的压头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室内冻融试验的压头,利用该上、下压头,可以模拟土体在室外的温度及补水条件,为研究土体的冻胀、融沉等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室内冻融试验的压头,是由控制温度条件的上压头和即可控制温度条件又可控制补水条件的下压头构成:
a. 上压头是由第一块上盖板和第一块下盖板组成,第一块上盖板钻有控温孔,第一块下盖板刻有循环槽,控温孔与循环槽的起始位置连通;第一块上盖板和第一块下盖板间装有密封圈,两盖板通过固定螺栓、嵌入螺母和内嵌螺母紧固,固定为一个完整的压头。
下压头是由第二块上盖板和第二块下盖板组成,第二块上盖板刻有支撑楞和循环槽,支撑楞上放置有多孔板;第二块下盖板钻有控温孔和补水孔,第二块上盖板和第二块下盖板间装有密封圈,两盖板通过固定螺栓、嵌入螺母和内嵌螺母紧固,固定为一个完整的压头。
本发明的优点和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第一块下盖板刻有循环槽,第一块上盖板与第一块下盖板之间设置密封圈,可以保证上、下盖板之间的密封,避免了冷液循环过程中漏液现象。
2、通过在循环槽上加设一个多孔金属板,一方面使得补充的水分能够通过其上小孔与土体接触,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金属良好的导热性使得压头的温度能及时的传递到土体上。
3、进行室内冻融试验时,上压头需要放置于试样罐体内部,通过在上压头上设有嵌入螺母,配和螺母可以方便的将上压头放入试验罐体内部,试验结束后也可以方便的将其从试验罐体内取出。
4、上盖板与下盖板通过固定螺栓连为一体,保证了压头的整体性。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第一块上盖板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断面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块下盖板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断面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块上盖板的示意图。
图6为图5断面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块下盖板的示意图。
图8为图7断面剖视图。
图中:
1-固定螺栓 2-控温孔 3-嵌入螺母 4-循环槽 5-内嵌螺母 6-密封圈 7-补水孔 8-多孔板 9-支撑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对本发明再做进一步的详述:
一种适用于室内冻融试验的压头,是由控制温度条件的上压头和即可控制温度条件又可控制补水条件的下压头构成。
上压头是由第一块上盖板和第一块下盖板组成,第一块上盖板上钻有2个控温孔2,第一块下盖板刻有循环槽4。第一块上盖板和第一块下盖板间装有密封圈6,两盖板通过固定螺栓1、嵌入螺母3和内嵌螺母5紧固,固定为一个完整的压头(参见图1-2)。
2个控温孔2将循环槽4循环回路的起始位置与外界连通,由外部制冷装置产生的冷液可以通过控温孔2进、出压头内部,从而达到对压头温度的控制,进而可以对土体冻结过程的温度条件进行控制。上、下盖板之间设有密封圈6,可避免冷液循环过程中发生漏液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06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