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力调节装置和其调节方法及具有该装置的泵送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0191.2 | 申请日: | 2012-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4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武一苇;黄凯;陈国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028 | 分类号: | F15B11/028;F04B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叶凡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 调节 装置 方法 具有 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调节装置和调节方法以及具有该压力调节装置的泵送机械。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泵送机械的蓄能系统中,一个蓄能器只能提供一个工作压力,蓄能器的第一腔室填充有第一介质,第二腔室填充有第二介质,第一腔室通过第一管路与第一油气悬挂相连接,第一管路通过第二管路与第二油气悬挂相连接,当第一油气悬挂中压力发生变化时,第二腔室便会动作,使得第一腔室中的第一介质注入第一油气悬挂,从而使其压力保持不变,但是蓄能器内压力无法进行调节。
现有技术对蓄能器内压力进行调节的方法是:使用多个不同工作压力的蓄能器,在需要不同工作压力时在他们之间进行切换,这种方案不仅成本较高,而且系统复杂臃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提供一种压力调节装置,该压力调节装置的压力能够根据负载压力适时调节,结构设计简单。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力调节装置,包括:蓄能器,具有与负载管路连通的第一腔室和填充有缓冲介质的第二腔室;压力转换装置,连接在负载管路与第二腔室之间;当负载管路中的负载压力发生变化时,压力转换装置调节第二腔室内压力,使之随负载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优选地,第一腔室与负载管路之间设置有阀门;所述压力转换装置与所述负载管路之间设置有阀门。
优选地,压力转换装置包括:第一缸体,其内安置有第一活塞;第二缸体,其内安置有第二活塞;以及活塞杆,其一端与第一活塞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活塞连接;其中,第一缸体的无杆腔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第二缸体的无杆腔与所述 负载管路连通。
优选地,第一腔室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负载管路连通;所述第二缸体的无杆腔通过第二管路与负载管路连通;其中,第二管路为阻尼管路。
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塞的截面积与第二活塞的截面积成比例。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压力调节装置的压力调节方法,当负载管路中的负载压力发生变化时,压力转换装置动作,缓冲介质被压入或吸出第二腔室,使得第二腔室内压力发生相同变化。
优选地,压力转换装置包括:第一缸体,其内安置有第一活塞;第二缸体,其内安置有第二活塞;以及活塞杆,其一端与第一活塞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活塞连接;其中,第一缸体的无杆腔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第二缸体的无杆腔与所述负载管路连通。
优选地,缓冲介质被压入所述第二腔室的动作包括如下步骤:负载压力增大,第二活塞在负载压力的作用下向第二缸体的有杆腔方向移动;连接第二活塞与第一活塞的活塞杆推动第一活塞向第一缸体的无杆腔方向移动;第一活塞将缓冲介质压入第二腔室,使得第二腔室压力增大,以便与负载压力相匹配。
优选地,缓冲介质被吸出所述第二腔室的动作包括如下步骤:负载压力减小,第一活塞在缓冲介质压力的作用下向第一缸体的有杆腔方向移动;缓冲介质被吸出第二腔室,使得第二腔室压力减小,以便与负载压力相匹配;连接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的活塞杆推动第二活塞向第二缸体的无杆腔方向移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泵送机械,具有上述的压力调节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本发明在负载管路上连接蓄能器,在蓄能器第二腔室与负载管路之间连接压力转换装置,当负载压力发生平稳变化时,压力转换装置实时调节蓄能器压力,使得蓄能器压力能够满足不同负载压力的需要,可以应用于任何液压或气压工作条件下,应用范围广泛;
2)本发明不增加新的主动动力源、控制系统、反馈系统;在蓄能器与负载管路之间以及压力转换装置与负载管路之间设置阀门,使得压力调节装置独立于工作系统,可随时切断压力调节装置与输送管的连接,不会对工作系统的功能造成任何影响;
3)采用压力转换装置可以实现不同介质、不同压力之间的转换,压力转换装置结构设计简单,适用;
4)本发明的压力调节的方法是根据负载压力的变化适时进行的,负载压力变化时,缓冲介质随之被压入或吸出第二腔室,从而对蓄能器内压力进行调节,调节方法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压力调节装置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工作介质;10-负载管路;11-第一管路;11a-阀门;12-第二管路;12a-阀门;2-蓄能器;2a-第一腔室;2b-第二腔室;3-缓冲介质;4-第一缸体;40-第一活塞;5-第二缸体;50-第二活塞;45-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01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