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种材料双层管材的热胀形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0066.1 | 申请日: | 2012-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0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彪;何祝斌;陈久亮;黄荆城;杨诚;刘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32B37/06 | 分类号: | B32B37/06;B32B37/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杨立超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材料 双层 管材 热胀 形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层管材的热胀形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双层复合管是由两种不同材料的管材复合而成的,综合利用了内层管与外层管的不同性能,使其在保持母材特性的同时具有更好的承压能力、耐磨损、耐腐蚀、耐高温、抗冲击等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航天航空、汽车工业、化工设备及环保等领域。
传统的双层管制备方法主要有复合板卷焊、爆炸焊、堆焊、固定针挤压、离心铸造等。复合板卷焊法是采用经轧制复合获得的复合板带材,经裁切后进行卷曲,然后焊接得到后续复合管,该方法工艺复杂、设备投入大、成本高。爆炸焊法通过炸药爆轰产生的高压脉冲载荷,推动一种材料高速倾斜碰撞另一种材料,实现两种金属的冶金结合,该方法采用炸药做能源,适用于小批量生产。堆焊法是用焊接的方法,在母材的表面堆焊一层具有一定性能材料的工艺过程,该方法生产效率较低。固定针挤压法采取先分别制备两种不同成分的合金管材,然后通过固定针调节挤压比例,将两种管材套在一起进行固定针挤压,得到复合管材,该方法在挤压过程中,固定针不易固定,使得所得产品尺寸偏心严重,导致成品率不高。离心铸造法是先铸造外层金属后再浇注内层金属,从而得到双层管坯,该方法存在铸造组织不均匀,晶粒大,产品质量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异种材料双层管材的热胀形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的异种材料双层管材的制备方法工艺复杂,效率低及产品质量差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外层管套在内层管的外部,外层管内壁与内层管外壁之间保持均匀间隙0.5-5mm;步骤二、对内层管两端进行密封;步骤三、感应线圈套在外层管的外部,采用感应线圈对内层管进行加热,加热到200℃-900℃;步骤四、将介质通入内层管,使内层管发生胀形并贴靠外层管,介质的压力为0.5Mpa-30MPa;步骤五、胀形结束后,卸除内层管内部压力,得到需要的双层管材。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制备工艺简便易行、适用性强,产品质量好,可适用于大多数内层为金属、外层为非金属的双层管材的制备;2、制备所用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3、采用感应加热的方法对内层管进行加热,加热速度快,效率高。加热状态下内层管的胀形性能好,可实现初始径向间隙较大的异种双层管材制备;4、利用感应加热方法,可对内层管进行局部加热或整体加热,可实现双层管材的局部胀形结合以及较长双层管材的制备;5、采用高压气体作为胀形介质,可制备的双层管材的截面可为圆形,方形或异形。
附图说明
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二的异种材料双层管材的热胀形制备方法示意图;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四的异种材料双层管材的热胀形制备方法示意图;图3是异种材料双层管材的热胀形制备方法示意图(移动感应线圈进行加热且采用密封头密封);图4是异种材料双层管材的热胀形制备方法示意图(移动管材进行加热且采用密封头密封);图5是异种材料双层管材的热胀形制备方法示意图(移动感应线圈进行加热且采用聚氨酯环密封),图6是异种材料双层管材的热胀形制备方法示意图(移动管材进行加热且采用聚氨酯环密封);
其中1为内层管,2为外层管,3为支撑环,5为感应线圈,6为聚氨酯环,7为垫片,8为螺母,9为内置拉杆,P表示压力介质,V1表示感应线圈移动方向,V2表示管材移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外层管2套在内层管1的外部,外层管2内壁与内层管1外壁之间保持均匀间隙0.5-5mm;步骤二、对内层管1两端进行密封;步骤三、感应线圈5套在外层管2的外部,采用感应线圈5对内层管1进行加热,加热到200℃-900℃;步骤四、将介质通入内层管1,使内层管1发生胀形并贴靠外层管2,介质的压力为0.5Mpa-30MPa;步骤五、胀形结束后,卸除内层管1内部压力,得到需要的双层管材。
外层管2为非金属管,内层管1为金属管。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步骤一中在外层管2与内层管1之间设有两个支撑环3,每个支撑环3设在外层管2的端部。其他实施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图3和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步骤二中采用两个密封头4对内层管1密封,并在对两个密封头4施加外力,内层管1的两端紧贴在密封头4上;其他实施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00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