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p-tractert源路径发现技术的应用层组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9445.9 | 申请日: | 2012-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5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崔建群;陈传河;赖敏财;贾珂铭;叶咏佳;范静;高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5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伍见;张安国 |
地址: | 430079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tractert 路径 发现 技术 应用 层组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p-tractert源路径发现技术的应用层组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由单纯的文字、音频信息,变为集图文、声音、视频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由于流媒体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网络带宽对多媒体传输的限制,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网上直播、视频点播、远程教育、视频会议等多种领域。目前应用最直接的就是网上点播和直播。
传统的C /S模式,由于其服务规模小、服务器性能依赖性强以及需要大量带宽等缺陷,已淡出流媒体的应用领域. 而在P2P系统中,每个peer既享受服务,又提供服务,将服务器的负担分布在各个peer中,从而减轻了服务器的负载和网络带宽的占用,提高了系统的扩展性. 因此, P2P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流媒体直播技术研究的趋势。由于应用层组播具有易部署、可定制等方面优点,目前P2P流媒体直播服务广泛采用了应用层组播技术。但由于应用层组播中数据需要经过端系统传输,而端系统性能无法保证等因素造成传输延时较大、传输效率低等问题,因此高效的应用层组播方案和系统仍是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拓扑感知应用层组播由于采用事先探测端节点的拓扑信息方法,充分利用所获取的底层网络拓扑信息来构造覆盖网络,使覆盖网络组播树尽可能与真实网络相吻合,减小了因覆盖网络与真实网络不符而导致的最短路径计算误差,而成为目前应用层组播研究的一个热点。拓扑感知应用层组播性能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获取底层拓扑信息的效率和正确度,以及执行最大前缀匹配算法的次数。现有的拓扑感知应用层组播方案的最大性能瓶颈就在于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p-tractert源路径发现技术的应用层组播系统,该系统能够方便快捷的在Internet网络中进行部署,为广大用户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组播服务,大大减少了用户获取待播放媒体数据的时间;降低了节点信息获取时延,有效提高了组播树的构建速度,同时大大减小了组播树的维护成本。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p-tractert源路径发现技术的应用层组播系统,它由组播服务器端和流媒体服务器,以及多个客户端组成,组播服务器端通过在JAVA API平台上实现并部署运行在流媒体服务器上,经过Internet网络向客户端传输数据和控制信息,多个客户端通过Internet网络与流媒体服务器相连并接收组播服务器端传送来的数据和控制信息,同时客户端的请求消息通过Internet网络发送到流媒体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将接收到的客户端的请求消息传递给组播服务器端,组播服务器端根据客户端的请求消息进行相应处理和响应;
所述的组播服务器端采用p-tractert源路径发现技术,利用RTP协议在网络中实时发送流媒体数据,构建和维护动态组播网络拓扑图,控制整个系统的网络状态;
所述的客户端用于接收和播放流媒体数据流,同时还具有转发流媒体数据流的能力;
所述的流媒体服务器作为高性能的服务器,接受客户端的访问和资源的分配;
所述的JAVA API平台通过支持平台无关性和安全性,使得JAVA适应于网络应用,JAVA API是运行库的集合,它提供了一套访问组播服务器端的标准方法,在流媒体服务器的系统平台上能够支持JAVA程序以前,必须在这个特定平台上明确地实现API的功能。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组播服务器端包括:组播树控制模块、流媒体传输模块、文件管理模块、捕获设备模块,组播树控制模块控制流媒体传输模块传输数据流的方向,流媒体传输模块从文件管理模块或者设备捕获模块获取数据源并转化为音视频流向客户端传输数据;
所述的组播树控制模块植入了p-tractert源路径发现技术,主要用于控制整个系统的组播拓扑结构,负责组播树的建立和维护,控制客户端节点的加入和退出,并处理节点间传送的消息,构造和维护组播转发树,控制流媒体传输模块的数据的接收与转发;
所述的流媒体传输模块用于向请求其转发数据的客户端(子节点)传输媒体数据流;
所述的文件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组播服务器端大量可供传输的数据源以及捕获设备模块捕获的实时数据源;
所述的捕获设备模块用于设置捕获设备捕获数据的格式,通过设置不同的参数来适应不同的需求。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组播服务器端还包括用于监测组播服务器端内存使用状况并以图的形式直观的展现出来的内存监控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师范大学,未经华中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94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