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收集米蛾成虫的新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38981.7 申请日: 2012-05-08
公开(公告)号: CN102652504A 公开(公告)日: 2012-09-05
发明(设计)人: 阮长春;史树森;孙光芒;张俊杰;臧连生;杜文梅 申请(专利权)人: 吉林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K67/033 分类号: A01K67/033
代理公司: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代理人: 王薇
地址: 130118 吉***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收集 成虫 新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集米蛾成虫的新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赤眼蜂繁殖的中间寄主(米蛾卵)工厂化生产过程中米蛾成虫的一种收集方法,属农业技术领域的害虫生物防治技术。

背景技术

米蛾属鳞翅目、蜡螟科,是一种仓储性害虫,主要危害大米、稻谷和多种仓储物资。米蛾卵作为饲养草蛉的优质饲料和繁殖赤眼蜂的优良寄主,在我国生物防治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工厂化生产赤眼蜂主要是以柞蚕卵为寄主,繁殖种类仅限于松毛虫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等,一些优良的赤眼蜂蜂种如广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稻螟赤眼蜂等因其只能用小卵(米蛾卵或麦蛾卵等)繁殖而不能被很好的利用。目前关于麦蛾卵的工厂化生产工艺已经基本完善,如授权的专利“用麦蛾卵工厂化生产赤眼蜂工艺”,专利号为ZL02129344.9,详细描述了麦蛾的生产及繁殖赤眼蜂的方法,并且也有相应的生产线已经建立。但用麦蛾卵繁蜂,因其卵体积较小、营养物质较少,赤眼蜂寄生后不能获取足够的营养来发育自己而导致活力下降,蜂种逐渐退化。米蛾卵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适合繁殖赤眼蜂的一种寄主卵之一,米蛾饲养不受季节、地理条件的限制,饲料主要以米糠和麦麸等农副产品为主,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我国自六、七十年代开始就有一批学者致力于米蛾工厂化生产方面的研究。如“米蛾卵繁蜂工厂化大量生产关键技术环节”,专利申请号为94118570.2和“一种大量生产米蛾的工艺”,专利申请号为99111515.5。但是,尚未建立一条以米蛾卵为寄主卵繁殖赤眼蜂的规模化生产线,其主要原因是成虫收集技术尚未解决。在米蛾工厂化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就是米蛾成虫的收集技术,目前在实验室收蛾大多采用试管捕捉的方式,不但费工费力,而且产量也很低。虽然也有米蛾收集机的发明,如“一种环保型米蛾成蛾收集机”,专利申请号为201010265859.7,与人工震荡或捕捉相比,在效率上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其只能适用于小面积生产或者供实验室研究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集米蛾成虫的新方法,是一种快速、高效、适于大量工厂化生产的米蛾成虫收集技术,克服现有收集方式中收蛾效率低,操作复杂,损伤成蛾等不利因素,并可实现大批量的收集成蛾,可满足工厂化生产的需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收集米蛾成虫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成虫收集装置,即由密闭的漏箱式羽化装置和一个高压气态CO--2的钢瓶构成,其中漏箱式羽化装置与CO--2的钢瓶用一根胶管连接,羽化装置前后两侧装有密封拉门,底部连接有漏斗型的集蛾器,胶管上连接一个可以控制开、关的阀门,以便控制CO--2气体进入收集装置;其具体方法如下:打开羽化装置前后两侧的拉门将羽化期的米蛾饲养盘纵向排列到箱式装置内,令其羽化出蛾;在收蛾前,通入CO2气体3-5分钟,使米蛾成虫短时间内窒息昏迷,并坠落箱体底部集蛾器中,然后集中收起放入产卵笼,1分钟后成虫便可苏醒过来,直至羽化结束后,再将米蛾饲养盘从箱式羽化装置中取出,该批次成蛾收集结束。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其是一种快速、高效、适于大量工厂化生产的米蛾成虫收集技术,克服现有收集方式中收蛾效率低,操作复杂,损伤成蛾等不利因素,并可实现大批量的收集成蛾,可满足工厂化生产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箱式羽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此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收集米蛾成虫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成虫收集装置,即由密闭的箱式羽化装置1和一个高压气态CO--2的钢瓶2构成,其中箱式羽化装置1与CO--2的钢瓶2用一根胶管3连接,箱式羽化装置1前后两侧装有密封式拉门4,底部连接有漏斗型的集蛾器6; 胶管3上连接一个可以控制开、关的阀门5,以便控制CO--2气体进入箱式羽化装置1;其具体方法如下:打开箱式羽化装置1的密封式拉门4将羽化期的米蛾饲养盘纵向排列到箱式羽化装置1内的支架上,令其羽化出蛾;在收集成虫前,通入CO2气体3-5分钟,使米蛾成虫短时间内窒息昏迷,并坠落箱体底部集蛾器6中,然后集中收起放入产卵笼,1分钟后成虫便可苏醒过来,直至羽化结束后,再将米蛾饲养盘从箱式羽化装置1中取出,该批次成蛾收集结束。

实施例1

将8000粒左右的米蛾卵接种到400mm×300mm×40mm的木质饲养盒中,在26℃条件下发育35-40天见蛾后,将饲养盒纵向排列到羽化装置内羽化出蛾,每个羽化装置中可以容纳12-24个左右的饲养盒;每天收集一次,以便收集当天新羽化的成蛾。收集前通入CO2气体3-5分钟,使米蛾成虫短时间内窒息昏迷,成虫全部集中于箱体底部,然后集中收起放入产卵笼,直至20-25天后收蛾结束后,再将米蛾饲养盘从箱式羽化装置中取出,该批次成蛾收集结束,每个饲养盒可以收集到3200只左右的成虫。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农业大学,未经吉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89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