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化道肿瘤内镜下放射性粒子植入穿刺针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8914.5 | 申请日: | 2012-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1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博;樊代明;吴开春;张德新;幺立萍;谢华红;刘理礼;杨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36/06 | 分类号: | A61M36/06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3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道 肿瘤 内镜下 放射性 粒子 植入 刺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人体脏器或组织穿刺和放射性粒子植入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消化道肿瘤内镜下放射性粒子植入穿刺针。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实践中对于不能切除的晚期胰腺癌病灶内植入放射性粒子后,部分患者取得明显的收益和显著地疗效。对于晚期食管癌、胃癌、胰腺癌和结直肠癌等胃肠道肿瘤不能手术、放疗和化疗的患者来说,在术前影像学重建病变后,充分评估癌性病变深度和范围的前提下,采取内镜或超声内镜等方法,按照一定密度植入放射性粒子,可以抑制肿瘤持续性浸润生长,缓解肿瘤患者病情进展,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和尽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均是有益的治疗方法。目前国内外尚无该类治疗技术,其主要原因在于安全性植入放射性粒子的器械问题尚未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化道肿瘤内镜下放射性粒子植入穿刺针,解决了目前在晚期胃肠道癌肿姑息性放射性粒子内照射相关的内镜治疗中,尚无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的放射性粒子植入工具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化道肿瘤内镜下放射性粒子植入穿刺针,包括穿刺部、连接部、操作部和植入部。
穿刺部包括不锈钢制成的圆柱形管状穿刺针外鞘,穿刺针外鞘内沿轴向设置有贯通的粒子植入通道,穿刺针外鞘一端为针状的刺入端。
连接部包括不锈钢制成的可弯曲的螺旋形金属外壳管,金属外壳管两端分别固接有不锈钢制成的远端金属外壳管和近端金属外壳管,穿刺针外鞘从金属外壳管中穿过,刺入端从远端金属外壳管穿出,远端金属外壳管在靠近刺入端处与穿刺针外鞘固接。
操作部包括由塑胶制成的操作帽,操作帽为沿轴向的中空结构,操作帽的中空部分与粒子植入通道连通,操作帽一端与近端金属外壳管固接,操作帽另一端开有与粒子植入通道连通的粒子植入通道入口,操作帽靠近近端金属外壳管处开有粒子植入仓,粒子植入仓与粒子植入通道连通。
植入部包括与粒子植入通道相配合的、由不锈钢制成的推送杆,推送杆一端固接有塑胶制成的操作手柄。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其中刺入端为斜截针状结构,端部斜截面与轴线夹角为60度。
其中操作帽由2个横截面不等的棱边为弧形的长方体沿轴向链接而成,其中较小横截面积的长方体与近端金属外壳管相固接。
其中推送杆未连接操作手柄一端端头为球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为晚期胃肠道癌肿内镜下植入放射性粒子进行局部放射治疗提供一个简单器械,其操作简便,安全性良好,一般内镜医生培训后均可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消化道肿瘤内镜下放射性粒子植入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穿刺和放射性粒子植入穿刺针中穿刺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穿刺和放射性粒子植入穿刺针中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穿刺和放射性粒子植入穿刺针中操作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穿刺和放射性粒子植入穿刺针中植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穿刺针外鞘;2.粒子植入通道;3.远端金属外壳管;4.螺旋形金属外壳管;5.近端金属外壳管;6.操作帽;7.粒子植入仓;8.粒子植入通道入口;9.推送杆;10.操作手柄,11.刺入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是一种消化道肿瘤内镜下放射性粒子植入穿刺针,如图1所示,包括穿刺部、连接部、操作部和植入部。
其中穿刺部如图2所示,包括不锈钢制成的圆柱形的穿刺针外鞘1,穿刺针外鞘1内沿轴向设置有贯通的粒子植入通道2,穿刺针外鞘1一端为针状的刺入端11,穿刺针外鞘1长度为6.0mm,其内径与已知放射性粒子的圆柱体结构相匹配,穿刺针外鞘1直径与长度分别约0.8mm和4.5mm。
连接部如图3所示,包括不锈钢制成的可弯曲的螺旋形金属外壳管4,金属外壳管4两端分别固接有不锈钢制成的远端金属外壳管3和近端金属外壳管5,穿刺针外鞘1从金属外壳管4中穿过,刺入端11从远端金属外壳管3穿出,远端金属外壳管3在靠近刺入端11处与穿刺针外鞘1固接。
其中操作部如图4所示,包括由塑胶制成操作帽6,操作帽6为沿轴向的中空结构,操作帽6的中空部分与粒子植入通道2连通,操作帽6一端与近端金属外壳管5固接,操作帽6另一端开有与粒子植入通道2连通的粒子植入通道入口8,操作帽6靠近近端金属外壳管5处开有粒子植入仓7,粒子植入仓7与粒子植入通道2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89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野兔饲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