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用的血流阻断球囊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8913.0 | 申请日: | 2012-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0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博;樊代明;吴开春;张德新;幺立萍;谢华红;刘理礼;杨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3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镜下 食管 静脉曲张 硬化 治疗 血流 阻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用的血流阻断球囊。
背景技术
目前,消化内镜医生常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有如下三个问题:
1)在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如1%乙氧硬化醇注射液等)注射治疗中,若注射硬化剂后拔出注射针时,由于血栓形成速度较慢,注射针孔可能发生持续出血,影响了治疗操作时间和发生大出血危险;
2)硬化剂治疗中静脉内血栓形成速度、硬化效果与硬化剂的剂量有量效正向性关系,因此在治疗中常常需要增加硬化剂使用剂量,从而增加了异位栓塞的风险;
3)一般情况下一次硬化治疗很难达到满意疗效,需要反复治疗才能消除静脉曲张。
其主要原因在于静脉内硬化剂注射后,药物随静脉内的血流迅速流失,使注射部位静脉内硬化剂浓度也随之降低,从而延迟了局部静脉内血栓形成的时间,增加了注射局部持续出血的风险,或因此而导致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同时,由于静脉内血流速度较快,血流中硬化剂流失后若注射局部持续出血时,需要后追加注入硬化剂的剂量。目前研究表明,硬化剂注射过多可能引起食管外异位血管和脏器栓塞危险性,最常见为肺动脉栓塞。因而,临床上强调一次注入人体硬化剂总剂量(如1%乙氧硬化醇注射液)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免引起异位血管和脏器栓塞等严重的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如何在硬化治疗中,既要确保硬化治疗效果,又要减少局部硬化剂注射剂量,其关键在于提高局部静脉内硬化剂的浓度,促进静脉内血栓迅速形成。从而避免拔出注射针后发生持续性出血,并尽可能减少硬化剂使用剂量,预防异位血管和脏器栓塞发生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用的血流阻断球囊,解决了在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治疗中,使用少量硬化剂,即可提高局部硬化剂浓度,加速局部静脉血管硬化效果,避免硬化剂过量而导致异位血管、脏器栓塞等并发症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用的血流阻断球囊,包括圆管状的球囊内套,绕球囊内套外壁套接有环形的医用乳胶材料制成的管状球囊,球囊内套外壁与管状球囊内壁之间插有充气管道的一端,充气管道一端外壁与管状球囊连接,充气管道与管状球囊连接处开有若干充气孔,充气管道与管状球囊通过充气孔连通,充气管道未与管状球囊连接一端连接有充气接头,充气接头与充气管道连通,充气接头外壁通过软质硅胶制成的连接条与充气接头塞相连接。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其中充气接头为空心圆台形,充气接头塞与充气接头内腔形状相适应的圆台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管状球囊发生膨胀从而阻断或减慢至下而上流动着的食管静脉血流,减少了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入剂量,增加局部血管内硬化剂浓度聚集,促进局部血栓形成的速率,使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更安全,成功率更高,疗效更满意,并发症更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用的血流阻断球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状球囊;2.球囊内套;3.充气管道;4.充气孔;5.充气腔;6.充气接头;7.连接条;8.充气接头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用的血流阻断球囊,如图1所示,包括圆管状的球囊内套2,绕球囊内套2外壁套接有环形的医用乳胶材料制成的管状球囊1,球囊内套2外壁与管状球囊1内壁之间插有充气管道3的一端,充气管道3一端外壁与管状球囊1连接,充气管道3与管状球囊1连接处开有若干充气孔4,充气管道3与管状球囊1通过充气孔4连通,当充气孔4处于充气状态时,管状球囊1会因充气发生环形膨胀并产生充气腔5,充气腔5呈环形分布,充气管道3未与管状球囊1连接一端连接有充气接头6,充气接头6为空心圆台形,充气接头6与充气管道3连通,充气接头6外壁通过软质硅胶制成的连接条7与充气接头塞8相连接,充气接头塞8为与充气接头6内腔形状相适应的圆台状。
其中充气管道3中间连接部分和充气接头6均为游离状态,内镜治疗前先将管状球囊1的球囊内套2从内镜前端套入镜身一定部位(距镜头5-10cm处),再将充气管道3中间连接部分分段(间隔10cm)用医用透明胶带至下而上固定于内镜上,直至固定于内镜活检孔下方处,最后将充气接头6以游离状态保留于内镜活检孔下方。
管状球囊1的功能为:其充气时发生环形膨胀,可瞬时性阻断或减慢曲张的食管静脉内的血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89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探伤装置的铁路轨道车转向架
- 下一篇:可精密调节高度的走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