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心杯电机线圈绕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8802.X | 申请日: | 2012-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4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勋;王小雨;林仕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库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4 | 分类号: | H02K1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47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心 电机 线圈 绕线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绕线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是一种空心杯电机线圈绕线机。
背景技术
空心杯电机属于直流、永磁、伺服微特电机,采用空心杯型转子,彻底消除了由于铁芯形成涡流而造成的电能损耗,同时其重量和转动惯量大幅降低,从而减少了转子自身的机械能损耗,具有突出的节能特性、灵敏方便的控制特性以及稳定的运行特性。同时,空心杯电机的能量密度大幅度提高,与同等功率的铁芯电机相比,其重量、体积大幅减小。作为高效率的能量转换装置,空心杯电机代表了电机的发展方向之一。
空心杯电机克服了铁芯电机不可逾越的技术障碍,而且其突出的特点集中在电机的主要性能方面,使其具备了广阔的应用领域。尤其是随着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机电设备严格的技术条件对电机的伺服特性不断提出越来越高的技术要求,使空心杯电机在很多应用场合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同时,目前空心杯电机的应用范围已经完全脱离了高端产品的局限性,正在迅速地扩大在一般民用等低端产品上的应用范围,以广泛提升产品品质。如对驱动原件要求平稳、持久拖动的便携式仪器仪表、个人随身装备等;各种航空、航天飞行器、民用电器、工业产品等。
市场上现有的空心杯电机线圈绕线机由于排线精度低、排线方法不得当,导致空心杯电机线圈质量较差,而且生产周期较长,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排线精度高,在绕线同时完成排线动作,且退线动作连贯的空心杯电机线圈绕线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空心杯电机线圈绕线机,其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绕线机构、送线机构和退线机构,所述绕线机构包括用于对待制作弹簧一端定位的第一排线器、用于对待制作弹簧另一端定位的第二排线器、第一旋转套筒、转动筒、设置在第一旋转套筒内的第二旋转套筒、带动第一旋转套筒旋转和转动筒运行的第一动力装置以及带动第二旋转套筒旋转的第二动力装置和固定在第二旋转套筒内的绕线芯轴,所述第一排线器固定在第一旋转套筒上,第二排线器21固定转动筒上;所述送线机构包括用于向绕线芯轴送线的送线针、用于固定送线针的送线滑块以及带动送线滑块来回移动的转动装置,所述退线机构包括用于带动绕线芯轴左右移动的退线气缸。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排线器和第二排线器均包括排线杠杆和可在排线杠杆上来回移动的挑线针,所述挑线针设置在排线杠杆的一端,在靠近排线杠杆另一端的位置设置有杠杆支架,其构成杠杆的支点,便于实现挑线针的退离线圈,本发明通过挑线针与送线机构的配合实现线圈绕线的换向。
作为优选,所述退线机构还包括用于下压排线杠杆另一端的下压气缸,在所述的杠杆支架上还设置使排线杠杆复位的扭簧,在下压气缸的活塞杆缩回状态时,所述下压气缸的活塞杆与排线杠杆另一端分离,排线杠杆在扭簧的作用下保持水平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动力装置采用的是电机,该电机的主轴上设置有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旋转套筒和转动筒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第一皮带轮和和第二皮带轮分别通过同步带与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相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的直径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动力装置采用的是控制电机,所述控制电机的主轴设置在第三皮带轮,所述第二旋转套筒上设置有第三同步带轮,所述第三皮带轮通过同步带与第三同步带轮。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芯轴包括固定在第二旋转套筒内的花键轴和设置在第二旋转套筒一端的绕线轴,该绕线轴固定在花键轴一端。
作为优选,在所述花键轴的另一端上固定有退线盘,所述退线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呈倒“F”型的拨叉,所述退线盘上部设置在拨叉的叉口内,退线气缸通过拨叉和退线盘实现绕线芯轴的退线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送线机构还包括一滑动导轨,在所述滑动导轨上安装送线滑块,所述转动装置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同步带与从动轮相连接,所述送线滑块固定在所述同步带上,主动轮带动同步带运动,从而带动滑块在滑轨上左右运动,完成送线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库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库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88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阀
- 下一篇:电压不平衡下三相四开关并联型APF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