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锤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7528.4 | 申请日: | 201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6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段家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D16/00 | 分类号: | B25D16/00;B25D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利于冲击结构快速锁止的电锤。
背景技术
电锤是电动工具领域中最常见、使用也是最频繁的工具。电锤通常是用来对墙壁、混凝土等硬度比较大的物体工件表面进行开凿或者钻孔工作。电锤具有直接接触工件的工作头和用于驱动工作头的驱动机构。一方面,驱动机构可以提供给工作头旋转地驱动力,使工作头绕一轴线进行旋转运动;另一方面,驱动机构还可以提供给工作头沿冲击方向的冲击力。驱动机构是通过撞杆来撞击工作头来实现输出冲击力的。撞杆沿冲击方向直线的往复运动,从而对工作头形成周期性的冲击,这样驱动机构产生的冲击能量便可以传递给工作头进行钻凿工作。
当工作头离开工件时,理想的情况是钻凿工作应该立刻停止。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工作头离开工件的瞬间,撞杆仍然具有惯性的冲击能量,并且会向前移动,直接对例如像夹持工作头的夹头等电锤上固定的零部件进行冲击。当这类的冲击变得频繁后,会对该些零部件造成磨损。对此为了在工作头离开工件后,撞杆被快速地锁止以减小磨损,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些改善方案。
例如中国专利ZL 01116357.7公开了一种电锤。该电锤的驱动机构中包括了撞杆和位于撞杆后端的空气室。当工作头抵接工件进行正常的钻凿工作时,空气室被封闭形成空气弹簧。该空气弹簧被反复压缩从而对撞杆形成冲击。当工作头离开工件后,该空气与外界导通,从而解除了空气弹簧的作用。这样也就消除了提供给撞杆冲击动力的来源,有助于撞杆快速地停止以及减少对夹头等零部件的损伤。但是这种设计方案中即使解除了空气弹簧,撞杆仍然会沿冲击方向向前冲击,并直接撞上电锤上的固定元件,造成固定元件造成一定程度的磨损。因此该方案虽然能一定程度上减小冲击能量,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还存在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缓冲撞杆的冲击从而有利于快速锁定撞杆的电锤。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锤,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前端的用于收容工作头的夹头,壳体内具有用于驱动工作头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沿冲击方向撞击工作头的撞杆,其中壳体内设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用于缓冲撞杆沿冲击方向的撞击。
优选地,缓冲机构位于撞杆沿冲击方向的前端并受到撞杆的撞击,缓冲机构受到撞击后沿冲击方向直线运动。
优选地,电锤包括对缓冲机构进行阻挡的第一止挡,缓冲机构沿冲击方向撞击第一止挡。
优选地,第一止挡受到撞击后沿冲击方向产生位移。
优选地,第一止挡是活动地连接于壳体的夹头,夹头具有止挡缓冲机构的挡壁。
优选地,电锤还包括在相反于冲击方向上对缓冲机构进行阻挡的第二止挡,缓冲机构在第一止挡和第二止挡之间往复震荡运动。
优选地,第二止挡是用于套接撞杆的套筒,套筒沿冲击方向延伸,套筒具有径向设置并提供止挡的肩部。
优选地,缓冲机构包含至少一个撞块,在垂直冲击方向的径向上,撞块位于撞杆与套接撞杆的套筒之间。
优选地,缓冲机构包含至少一个刚性撞块,在垂直冲击方向的径向上,撞块位于撞杆与套接撞杆的套筒之间。
优选地,撞块具有环形的碰撞面,撞杆具有沿冲击方向撞击碰撞面的台阶。
优选地,工作头在电锤中具有至少两个位置,在第一位置,工作头与撞杆前端的距离小于撞块到台阶的距离;在第二位置,工作头与撞杆的距离大于撞块前端到台阶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当电锤的工作头离开工件的时候,撞击工作头的撞杆沿冲击方向撞击缓冲机构,利用缓冲机构多次缓冲撞杆的冲击从而有利于撞杆的快速锁定。
附图说明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有益效果可以通过下面的能够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同时结合附图描述而清楚地获得。
附图以及说明书中的相同的标号和符号用于代表相同的或者等同的元件。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锤去掉部分机壳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锤的工作头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电锤内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电锤的工作头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示意图。
1、电锤 2、主体 3、夹头
4、手柄 5、机壳 6、轴线
7、连接部 8、握持部 9、副手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75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低温下具有优异韧性的高强度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钢的脱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