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于干旱地区造林用土壤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37523.1 申请日: 2012-05-07
公开(公告)号: CN102701835A 公开(公告)日: 2012-10-03
发明(设计)人: 李春林;许剑平;孟凡彬;范小妮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高次团粒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5G3/00 分类号: C05G3/00
代理公司: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代理人: 滑春生
地址: 266102 山东省***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适于 干旱 地区 造林 土壤 培养基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造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干旱少雨地区造林用土壤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干旱地域辽阔,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刻不容缓。干旱地区大多具有土质沙化、养分贫乏、降雨稀少、土壤干燥的特点。目前针对干旱地区造林用土壤培养基及制备方法的方法单调,技术含量较低,造林成活率不高。

CN1305696公开了一种抗旱保水营养土,它的重量组份为:腐殖土80~90份,菜园土10~20份构成的基土,再加入复合肥2~3份,保水剂1~1.5份,微量元素0.07~0.155份。

CN101543178公开了一种沙地环保抗旱造林方法,步骤为:(1)在沙地上开种植坑,其密度按照当地降雨量的不同而定;(2)在坑下层铺一层可降解塑料膜,膜上撒一层农作物秸秆,后栽植幼树;(3)植树后在坑上覆可降解农膜,膜上壅沙,同时在最低凹处打一下浇灌孔;(4)配制磷酸二铵水溶液,装于浇灌罐内,通过引水管及滴灌管将水引至浇灌孔;(5)幼树浇水抚育时,将滴灌管出口插入浇灌孔内,打开控水阀进行浇灌,控制一定的流速。这种方法需要后期养护。

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是:(1)一次性蓄水量低,难以持久维持干旱区域植物对水分的需求;(2)土壤培养基物理结构不合理,一次性加水过多会导致根系窒息死亡;(3)营养成分不均衡,肥效短,缺乏生根助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造林用土壤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植物生长土壤培养基,由以下体积比的材料组成:粘土25~30%;膨润土2~3%;有机质30~35%;植物纤维10~15%;团粒剂0.03~0.05%;保水剂0.1~0.3%;控释复合肥0.5~0.8%;生根粉0.0005%;清水17~32%。

所述的粘土是植物生长的主要载体之一,为当地普通表土或深层粘质土。

所述的膨润土是以蒙脱石为主的钠基或钙基类型的含水粘土矿,蒙脱石含量在85-90%,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和膨胀性,可吸附8~15倍于自身体积的水量,与团粒剂作用有利于促进培养基形成团粒结构。

所述的有机质也是植物生长的主要载体之一,除了起到增肥、保水、透气的作用外,还能为培养基中的微生物提供适宜的适宜的生活环境。该有机质为选用农作物的秸秆、树木枝桠材、稻壳、锯粉、工业生产的植物类下脚料如酒糟、药渣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原料,经初选、粉碎、堆制发酵、干燥计量、包装等环节制备生产。该有机质碳氮比控制在20~30:1之间。

所述的植物纤维为棉絮状木质纤维素。植物纤维除了起保水、保肥作用外,还有吸附肥料作用。

所述的团粒剂为聚丙烯酸酯;主要是在本制备方法中使泥浆混合料发生团粒化反应,让培养基形成优良的团粒结构。

所述的保水剂是一种无毒、无害的粉末状高分子有机聚合物,不污染植物、土壤和地下水、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水、氨太氮和钠或钾离子,无任何残留。保水剂能够吸收自重量400倍左右的水分,具有快速吸水,缓慢释放,促进植物吸收的特点,因此能保墒省水,有效抑制水分蒸发的作用。

所述的控释复合肥养分总量(是指“氮、磷、钾”的含量)为40~45%,氮、磷、钾比例为1:1:1。可控制肥料的缓慢释放,延长肥料的有效性,满足苗木养分长期供给。

所述的生根粉为ABT 3号,其水溶液的浓度范围为10mg/kg~50mg/kg。生根粉是一种复合型的高效、广谱植物生根促进剂,有利于提高植物根系的活力及早定植。

本发明使用的清水PH值为6.5~7.5,不得使用盐碱成分含量高对植物生长有害的水。

一种制备上述适于干旱地区造林用的土壤培养基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将所述比例的粘土、膨润土、有机质、植物纤维、保水剂、生根粉、肥料加入到盛有适量清水容器中,均匀搅拌6~12分钟,得到泥浆混合料。

B、在另一容器中先注入适量清水(温度在15℃~30℃为宜),再加入配方比例的团粒剂搅拌10~15分钟后,得到团粒剂溶液。该A、B步骤中两次放入清水总量应符合所述的“清水17~32%”(占配方总量的体积比)的要求。

C、将B步骤制得的团粒溶液分次加入A步骤的泥浆混合料中,进行充分搅拌混合,直至明显看到土壤与水分离为止,这个反应过程为土壤团粒反应;

D、排掉C步骤的团粒化反应中出现的多余水分,得到的土壤即为适于干旱地区造林用土壤培养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高次团粒生态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高次团粒生态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75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