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水液压溢流阀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6658.6 | 申请日: | 2012-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8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刘银水;江涛;吴德发;李东林;唐辉;贺小峰;朱碧海;罗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K17/06 | 分类号: | F16K17/06;F16K47/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佑宏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水 液压 溢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压阀类,具体涉及一种液压溢流阀,作为压力控制元件用于液压系统中,适用于以海水、淡水、高水基等工作介质的水压系统。
背景技术
溢流阀是液压系统中的常用的压力控制元件,可作为定压溢流阀或安全阀。对于应用于海水介质的溢流阀,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但仍存在一些技术问题:①由于水的粘度低,润滑性差,阀芯与阀座间的摩擦以及阀口处的泄漏较严重;②介质在阀口不均匀出流以及弹簧力偏离阀芯轴心等原因产生的径向力使阀芯偏振;③水压溢流阀结构上复杂,加工难度大,生产成本高,抗污染能力差。
图1为专利文献CN200410013050.X中所公开的一种高压直动式水压溢流阀,该阀采用锥阀型式,阀芯尾部设计有导向圆柱面,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阀芯偏振的问题,同时在回水腔设置阻尼腔来改善阀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但这些结构提高了制造难度,同时降低了阀的抗污染能力。对于海洋开式液压系统,会带来潜在的可靠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水液压溢流阀,其采用直动式球阀结构,直接利用弹簧腔作为阻尼腔,具有良好的启闭特性和压力稳定性同时能实现零泄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如下:
一种海水液压溢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设置在阀体一端的组合阀座,容置在阀体腔内的阀芯部件、弹簧以及设置在阀体另一端的弹簧座,其中,
所述阀芯部件设置在阀体内,其包括阀芯和用于容置所述阀芯的球座,所述阀芯与阀座接触形成阀口,所述球座一端为球窝,用于定位阀芯,另一端与一弹簧抵接,该弹簧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弹簧座上,该弹簧座外周装有密封圈,与阀体形成静密封;该弹簧座通过阀体端部一压盖进行限位,该压盖中心通过螺纹与一调节螺杆相连,通过该调节螺杆调节压盖位置实现对所述弹簧座的限位调节,从而调节阀的设定压力。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组合阀座包括阀座基体、内嵌套和压紧套,该阀座基体内部设置有阶梯孔,其一端作为入水口,另一端与阀体螺纹连接;所述内嵌套为中空环状体,一端外侧凸起形成凸肩,该内嵌套一端通过该凸肩与阀座基体内的阶梯孔抵接,另一端与阀芯一起构成阀口;所述压紧套套在内嵌套外周,其一端抵接到内嵌套的凸肩上,外圆通过密封圈与阀体配合形成静密封。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球座与阀体配合的外周面上对称开多条沟槽,阀体内的阀芯部件与组合阀座和弹簧座之间分别所形成的空腔通过该沟槽相通,空腔中的水通过所述沟槽流动,从而对阀芯部件的来回运动产生阻尼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阀芯与阀套为软硬配合,形成线密封。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阀芯为球体,材料为陶瓷或耐蚀合金。
本发明的海水液压溢流阀具有如下优点:
(1)阀座采用组合式结构,在金属结构中内嵌工程塑料,与阀芯为软硬配合,形成线密封,密封比压小,改善溢流阀的启闭特性。
(2)阀芯采用成型加工的球体,容易保证其加工精度要求,改善阀口密封性能。同时阀芯材料为陶瓷或耐蚀合金,提高了阀芯的耐气蚀和抗拉丝侵蚀能力。
(3)针对水介质压缩性,容易产生振动和冲击,该阀设置了减振器。球座四周对称加工四条阻尼槽,阻尼槽可为矩形槽或三角槽,如图2、3所示,该结构在保证球座与阀体孔良好导向定位的同时,直接利用弹簧腔作为阻尼腔,提供有效的阻尼作用,进而控制压力超调量及压力稳定性,结构简单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溢流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海水液压溢流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矩形阻尼槽球座的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三角阻尼槽球座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海水液压溢流阀包括阀体1、压盖9和锁紧螺母11,以及在阀体1内依次布置的阀座基体2、内嵌套3、压紧套4、阀芯5、球座6、弹簧7、弹簧座8、调压螺杆10。
阀体1为T型三通体,一端为内螺纹,同一轴线的另一端加工有外螺纹,另外的T型端同样加工有外螺纹,为出水口。
阀座设置在阀体1同轴线的两端中的一端,作为进水口。该阀座为组合式阀座,其包括阀座基体2、内嵌套3和压紧套4。其中阀座基体2两端均加工有外螺纹,内部加工有阶梯孔,一端作为入水口I,另一端套装在阀体1内,与阀体1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66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呈矩形光斑均匀分布的LED二次配光透镜的实现方法
- 下一篇:色织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