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水淡化应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6607.3 | 申请日: | 2012-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2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许志龙;周树温;黄种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锐思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F03G5/02;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2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水 淡化 应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海水淡化应急装置,具体的说是一款便携式的,可利用人力进行发电制取淡水的装置,属海水淡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淡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产与发展的基本物质之一,淡水的缺乏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存与身体健康。在几十年前,人们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并也已开发了很多制取淡水的设备,有的设在沿岸地方,有的设在离岸的固定塔上,但这些均规模较大,适合工业化使用,而对于长时间漂泊在海面上的轮船、小岛勘探人员或小岛生存人员来说,这些设备均不适用,均需外界来提供淡水,无法得到及时的保障。因此,开发一种轻便简易的海水淡化应急装置对于这些情况来说是非常具有实用意义的。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海水淡化应急装置,只需通过人力带动电机发电即可进行海水蒸馏,制取淡水,结构简单小巧,可满足上述环境的应急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开发的海水淡化应急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便简易的海水淡化应急装置以满足小岛或轮船等淡水紧缺的地方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发明的海水淡化应急装置,其包含有人力发电机、加热器、蒸馏槽、斜面蒸馏盖、进水阀及淡水收集箱;脚踩或手摇人力发电机发电,将所发电能送至位于人力发电机顶部的加热器,加热位于加热器上方的蒸馏槽,当蒸馏槽内的海水蒸发后遇到顶部斜面蒸馏盖冷凝成淡水流至淡水收集槽。
所述加热器采用电磁涡流加热装置与电加热丝装置;电磁加热装置通电后产生高强度磁力线,使得位于涡流加热装置上方的蒸馏槽产生感应电流,并发热;电加热丝装置通电后加热丝发热并将热传至位于其上方的蒸馏槽。
所述斜面蒸馏盖侧面是一个薄壁圆柱体,底面是一个薄壁圆锥体,顶部是敞开的;从薄壁圆锥体底面至薄壁圆柱体顶面间贯穿一空心圆柱滑道,该圆柱滑道靠近圆柱体内侧面,并在圆柱滑道底部开有侧向缺口。
所述进水阀含有橡胶塞和拉杆,橡胶塞与斜面蒸馏盖的圆柱滑道配合,通过拉杆,橡胶塞可在圆柱滑道内上下移动。
当进水阀安装于斜面蒸馏盖的圆柱滑道内并且下压至底部时,圆柱滑道侧向缺口被堵住,此时斜面蒸馏盖相当于储水容器,可在其上方储存待处理海水,这样一方面可以吸收斜面蒸馏盖底部水蒸气冷凝释放的潜热给海水预热,减少能源损耗;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向上拉进水阀,使圆柱滑道侧向缺口打开,以便及时向蒸馏槽补水。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 海水淡化应急装置,小巧简单,随身携带,使在孤岛或轮船上随时可以得到清洁的淡水;
(2) 采用人力发电方式,避免对外界电源的依赖;
(3) 将斜面蒸馏盖设为储水容器,可在其上方储存待处理海水,这样一方面可及时给蒸馏槽加水,另一方面还可吸收斜面蒸馏盖底部水蒸气冷凝释放的潜热给海水预热,减少能源损耗。
综上所述,本发明与其他海水淡化设备相比,该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可任意时间进行淡水制取,无污染,对于解决孤岛和轮船的淡水应急供应问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海水淡化应急装置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海水淡化应急装置立体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海水淡化应急装置平面结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海水淡化应急装置,其包含有人力发电机6、隔热板5、加热器4、蒸馏槽3、斜面蒸馏盖1、进水阀2及淡水收集箱(图中未标号)。使用时通过手摇或脚踏方式即可使人力发电机6产生电源,电源经过控制电路送至加热器4,加热器4下方设有一块隔热板5与人力发电机6绝热;加热器4采用电磁涡流加热装置(图中未标号)与电加热丝装置(图中未标号);电磁加热装置通电后产生高强度磁力线,使得位于涡流加热装置上方的蒸馏槽3产生感应电流,并利用储水容器31自身电阻发热;电加热丝装置通电后加热丝发热并将热传至位于其上方的储水容器31;储水容器31受热后容器内海水逐渐蒸发,蒸发后的水蒸气遇到顶部斜面蒸馏盖1时冷凝成淡水流至淡水槽32,并最终由淡水出水口33汇集至淡水收集箱,所述的蒸馏槽3外圈还设有一保温层34保温,有效避免能量的损耗。
上述的斜面蒸馏盖1侧面是薄壁圆柱体11,底面是薄壁圆锥体14,顶部是敞开的;从薄壁圆锥体14底面至薄壁圆柱体11顶面间贯穿一空心圆柱滑道12,该圆柱滑道12靠近薄壁圆柱体11内侧面,并在底部开有侧向缺口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锐思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锐思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66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