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罩式炉炉罩风机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5936.6 | 申请日: | 2012-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8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李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7/00 | 分类号: | F04D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朱振德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罩式炉炉罩 风机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中的冷轧带钢热处理行业,尤其涉及一种罩式炉炉罩风机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罩式炉的处理工艺流程中,每个炉台首先是使用加热罩对钢卷进行热处理,经过一定时间的热处理过程后,再使用冷却罩对钢卷进行冷却处理,一般加热罩上设置一个助燃风机,冷却罩上设置两个冷却风机并同时工作。
目前,低压电气控制系统多数采用的是常规设计方法,一个电机对应一个动力主回路和一个控制回路。如果采用常规设计方法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需要为每座炉台设置对应的加热罩和冷却罩的动力回路和控制回路,而在使用过程中,加热罩和冷却罩是不会在同一座炉台上同时使用的,从而造成了MCC(Motor Control Center,电动机控制中心)柜内的电气设备利用率低;二是每个控制回路的信号都需要进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增加了PLC系统硬件投资和软件编程的难度;三是采用一对一的供电和控制方式,造成电缆繁多,不易于施工和维护,且增加了工程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简单,能够减少MCC柜和PLC系统的硬件投资、提高电气设备的利用率,可以降低PLC软件编程难度的罩式炉炉罩风机控制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罩式炉炉罩风机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有MCC柜、PLC柜、插座箱、冷却罩风机过载保护箱和加热罩风机过载保护箱,所述插座箱内设置有插座,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动力端子和插座控制端子,所述MCC柜与PLC柜连接,所述MCC柜还分别与插座动力端子和插座控制端子连接,所述冷却风机过载保护箱设置有第一插头,所述加热罩风机过载保护箱设置有第二插头,所述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均可插入插座箱的插座内。
进一步地,所述MCC柜中包括有主回路,所述主回路包括主回路断路器和主回路接触器,所述主回路断路器和主回路接触器的主触头串接,所述主回路断路器的进线端连接主回路供电母排,所述主回路接触器的出线端与插座动力端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MCC柜还包括有控制回路,所述控制回路包括控制回路断路器、中间继电器和主回路接触器控制线圈,所述控制回路断路器的进线端连接控制回路供电母排,所述中间继电器和主回路接触器控制线圈连接,所述主回路接触器控制线圈与PLC柜连接,所述主回路接触器控制线圈控制主回路接触器的通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均设置有动力端子和控制端子。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罩风机过载保护箱内包括有冷却风机过载保护热继电器和第一辅助触点,所述冷却风机过载保护热继电器与第一插头的动力端子连接,所述第一辅助触点与第一插头的控制端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风机过载保护热继电器至少为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风机过载保护热继电器为两个,两个所述冷却风机过载保护热继电器是并联连接,两个所述冷却风机过载保护热继电器分别串接一个冷却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罩风机过载保护箱内包括有助燃风机过载保护热继电器和第二辅助触点,所述助燃风机过载保护热继电器与第二插头的动力端子连接,所述第二辅助触点与第二插头的控制端子连接,所述助燃风机过载保护热继电器的出线端连接助燃风机。
本发明使得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简单,减少了MCC柜和PLC系统的硬件投资,提高了电气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PLC软件编程的难度,并且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能够减少电缆量,并且易于施工和维护,节省了工程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罩式炉炉罩风机控制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MCC柜电气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控制回路;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冷却罩风机过载保护电气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加热罩风机过载保护电气原理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PLC电气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59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