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无线网络连通性的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5887.6 | 申请日: | 2002-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5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瑞杰弗·拉罗以亚;厉隽怿;M·史考特·柯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18 | 分类号: | H04W36/18;H04W56/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张扬;王英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无线网络 连通性 方法 设备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2年08月13日,题为“用于无线网络连通性的方法和设备”,申请号为02815846.6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2001年8月1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中请60/312,126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名称是“AMETHOD FOR PROVIDING NETWORKCONNECTIVITY FOR A WIRELESS TERMINAL”,其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针对的是通信系统,尤其是那些用于支持诸如移动节点这类无线终端与多个基站之间的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一个无线通信系统中,诸如移动节点这样的无线终端往往通过基站而与因特网这类有线网络相耦合。基站在以小区命名的覆盖范围以内提供了网络连通性。从基站到无线终端的通信路径称为“下行链路”,从无线终端到基站的通信路径则称为“上行链路”。
为了实现网络连通性,无线终端至少要与一个基站进行通信。然而,对那些支持了例如从小区移动到小区这种终端移动性的不同性能因素而言,通常要对无线终端进行装备,以便与多个基站同时保持无线链路连接。举例来说,在一个码分多址(CDMA)系统中,无线终端有可能处在一种“软切换”状态之中。
图1描述的是一个已知的CDMA通信网络100,该网络包括无线终端102、基站1104、基站2106、移动交换中心108以及有线网络110。网络部件之间的各种通信是由箭头表示的。其中,上行链路通信是在图1中描述的,下行链路通信则是在图2中描述的。
在直接扩频CDMA技术中,现有的软切换方法是把拆分到分别来 自不同基站的多个链路连接之中的单个数据信息流递送到无线终端,并且把来自终端的另一个数据流回送到多个基站。由此产生的特性包括基站与终端之间的这些连接的严格的时间同步,并且这些特征约束了可以在无线接入网络架构中选用的技术。
参考图1,在软切换状态中,无线终端102使用上行链路来传送一个表示所发送信息的信号112、114。在这个实例中,无线终端102处于一个以上的基站104、106的覆盖范围以内。因此,一个以上的基站104、106将会同时侦听相同的上行链路信号112、114。
然后,基站104、106对从无线终端102接收到信号112、114做出响应,从而对接收信号进行处理。如箭头116和118所示,处理结果传送到一个通常称为移动交换中心108的中央单元,该单元对来自单独基站104、106的结果进行组合,从而得到所发送的信息。然后,移动交换中心108把信息发送到因特网这种有线网络110。这个操作是由箭头120表示的。
同样,对图2所述的下行链路来说,如箭头220所示,移动交换中心108从有线网络110接收那些关于无线终端102的信息。然后,移动交换中心108复制所述信息并且将其传送到一个以上的基站104、106.这个操作是由箭头216、218来表示的。基站104、106同时把表示所述信息的接收信号传送到无线终端102。这个操作是使用箭头212和214来显示的。无线终端102组合那些从基站104、106接收的信号,从而得到来自有线网络110的信息。
具有软切换状态的一个优点是实现了宏分集。此外,软切换状态还减小了切换中的数据损失和等待时间,也就是说,当无线终端从一个基站切换到另一个基站的时候,数据是由多个基站来传送的。
即使是在因为例如进入了第二基站覆盖范围而与第一基站失去联系的时候,也可以将无线终端从第一基站接收的数据与接收自一个发送相同信号的第二无线终端的数据相组合,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消息或数据集。
软切换具有一个缺点,这个缺点与使用移动交换中心108作为上 行链路中的组合单元以及下行链路中的复制单元所产生的复杂性和定时需要相关联。由于这个特征需要所述同步网络传送技术能够相对于多个基站104、106而以很低的延迟抖动来递送那些往返于移动交换中心108以及基站104、106的数据,因此所述特征限制了网络操作。也就是说,在这类系统中,往返于多个基站104、106以及移动交换中心108的信息在时间上必须紧密同步。这个同步网络传送特征与通常使用异步网络传送技术的分组交换数据网络操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58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