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长丝上浆的浆料混合物、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5678.1 | 申请日: | 2012-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0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金旭;许峰;叶同奇;黄志远;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瀚海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31 | 分类号: | D06M15/31;D06M15/507;C08G63/688;C08F220/56;C08F220/06;C08F220/14;C08F220/48;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长丝 上浆 浆料 混合物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上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长丝上浆的浆料混合物、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浆料分天然的与合成的两类。前者有淀粉、改性淀粉、海藻胶等。后者用羧甲基纤维素(CMC)、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酯等。两者也可相互配成混合浆料。目前国内长丝上浆的浆料主要是丙烯酸浆料,但是一般的丙烯酸类浆料膜强度不够,易出现松弛。而且在涤纶长丝上浆方面,其粘附性、耐磨性都有待提高,另外用量过大易引起浆纱吸湿且黏。本发明因此而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长丝上浆的浆料混合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涤纶长丝上浆方面浆料粘附性、耐磨性不够,需要用量大,易引起浆纱吸湿且黏等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长丝上浆的浆料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料混合物以其组分的重量百分比计为:
水溶性聚酯 5~25%;
丙烯酸浆料 75~95%。
优选的,所述水溶性聚酯是将醇酸摩尔比为1.2~1.7的二元酸和二元醇在占所有反应物质量0.03%的催化剂存在条件下温度控制在220-255℃之间进行酯化和酯交换反应,反应结束后,然后升温到250-280℃之间,减压条件下缩聚制备得到;其中反应物中酸以其组分占所有酸摩尔百分比计为:
对苯二甲酸或酯 60-80%;
间苯二甲酸或酯 10-25%;
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 10-40%;
其它二元酸 0-5%;
其中反应物中醇以其组分占所有酸摩尔百分比计为:
乙二醇 80-90%;
其它二元醇 10-20%。
优选的,所述其它二元酸选自:丙二酸、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邻苯二甲酸酐、1,4-环己烷二甲酸、马来酸、1,4-萘二酸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
优选的,所述其它二元醇选自:二甘醇、三甘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己二醇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
优选的,所述催化剂选自:Zn、Mn、Mg、Ca、Co醋酸盐、钛酸丁酯、钛酸异丙酯、氨基三乙醇钛、二丁基氧化锡、三氧化二锑、、乙二醇锑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
优选的,所述丙烯酸浆料是用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通过乳液共聚而得。
优选的,所述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丙烯酸酰胺、甲基丙烯酸的质量比例为15:16:10:24:19;所述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丙烯酸酰胺、甲基丙烯酸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得到丙烯酸浆料。
优选的,其中水溶性聚酯的粘度在0.35~0.6之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用于长丝上浆的浆料混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醇酸摩尔比为1.2~1.7的二元酸和二元醇在占所有反应物质量0.03%的催化剂存在条件下温度控制在220-255℃之间进行酯化和酯交换反应,反应结束后,然后升温到250-280℃之间,减压条件下缩聚制备得到水溶性聚酯;其中反应物中二元酸以其组分占所有酸摩尔百分比计为:
对苯二甲酸或酯 60-80%;
间苯二甲酸或酯 10-25%;
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 10-40%;
其它二元酸 0-5%;
其中反应物中二元醇以其组分占所有酸摩尔百分比计为:
乙二醇 80-90%;
其它二元醇 10-20%;
(2)将水溶性聚酯和丙烯酸浆料按预定比例混匀即得用于长丝上浆的浆料混合物。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用于长丝上浆的浆料混合物在涤纶长丝上浆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得到的水溶性聚酯的结构与涤纶纤维相似因而对涤纶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其水溶液的粘度和表面张力都很小,使得它在上浆过程中易于渗透使长丝形成集束。经烘房烘干后,聚酯浆膜具有适中的柔软性和较低的吸湿率,使浆膜的附着力、拉伸力等性能得到很大的改善,而且聚酯退浆容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瀚海化学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瀚海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56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