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壁面孔板消波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5149.1 | 申请日: | 201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2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启睿;王天运;张晓忠;宋红民;汪剑辉;张胜民;梁仕发;张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科研三所 |
主分类号: | F42D5/045 | 分类号: | F42D5/045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7102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孔 板消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爆炸安全防护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壁面孔板消波器。
背景技术
在地下建筑、采矿等具有爆破开挖进程的行业中,爆破作业不可避免,同时用于存放炸药火工品的地下仓库内也有可能发生爆炸事故,对地下空间内部的人员、设备和工程结构等均带来严重威胁,易造成较大的损失。和外部空间的爆炸相比,内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强度更强、破坏杀伤威力更大,因此,开发切实可行的内爆炸消波防护技术,实现对强冲击波的高效消减是安全防护领域的一项迫切任务,若能把爆炸冲击波的防护措施使用得当,将可大幅减少损失。
现有的爆炸冲击波传播理论已经比较成熟,一般认为无阻挡时冲击波在其传播路径上能迅速衰减,即只要有足够长的距离即可将冲击波降低到安全值以内,或者直接采用具有一定厚度和强度的防护层对冲击波进行封堵阻挡。但是,这两种方式用于地下通道内部却都有弊端:采用自然衰减法需要足够大的空间,这给设计与施工带来难度,并且很不经济;利用封堵法阻挡冲击波需要占用较大的通道空间,同时更会影响通道的正常通行使用功能,实施和日常维护难度也较大。
因此这两种通道内的消波技术措施显然都不合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壁面孔板消波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壁面孔板消波器,所述的壁面孔板消波器包括有消波孔板、支撑杆和导轨;所述的消波孔板竖直设置并可相对壁面翻转;所述的消波孔板通过孔板固定铰与固定在地下通道壁面上的消波器固定组件铰接;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通过支撑杆固定铰与消波孔板铰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设置在导轨上的滑块铰接;在所述的导轨上具有用以限制支撑杆移动范围的前定位阻挡和后定位阻挡。
所述的滑块连接有牵引杆,并在牵引杆的另一端连接感应器及驱 动装置。
在所述的消波孔板上均布有消波孔。
所述的消波器固定组件包括有固定角钢、设置在固定角钢上的销轴套,并设置有销轴;所述固定角钢固定在通道的壁面上;所述的消波孔板上设置有销轴套;设置在固定角钢上的销轴套与消波孔板上的销轴套配合,通过销轴构成消波孔板与所述消波器固定组件的铰接结构。
所述的壁面孔板消波器为设置在地下通道两侧壁面上的多个。
所述的壁面孔板消波器为设置在地下通道两侧壁面上的多个,所述的牵引杆分别与多个壁面孔板消波器的滑块连接。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壁面孔板消波器,采用具有多个消波孔的消波孔板,可大幅消减爆炸冲击波的压力和能量,尤其应用于地下通道的狭小空间内,可对通道内部人员、机械设备和工程结构产生较好的保护作用;采用消波孔板、支撑杆、滑块之间铰接的连接方式可实现消波孔板的翻转;消波孔板的翻转结构通过支撑杆与感应器及驱动装置连接,能在感应到爆炸信号时,迅速分析、识别、判断并向驱动装置发出指令,实现消波孔板翻转设置过程的迅速完成;当无法利用感应器及驱动装置时,在冲击波的作用下,消波孔板亦可被动打开并起作用,因此能适应已知或未知爆源等不同条件下的冲击波安全防护,具备连续工作的性能;另外,本发明安装在地下通道内在打开状态下可实现高效的消减爆炸冲击波的目的,在收起状态时不影响通道的正常通行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中消波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消波孔板收起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消波孔板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消波孔板,2、支撑杆,3、孔板固定铰,4、支撑杆固定铰,5、滑块,6、后定位阻挡,7、前定位阻挡,8、导轨,9、牵 引杆,10、壁面,14、消波孔。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加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科研三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科研三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51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