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能水力旋流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1768.3 | 申请日: | 2012-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1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谢文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文志 |
主分类号: | B04C5/081 | 分类号: | B04C5/081;B04C5/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奚衡宝 |
地址: | 225200 江苏省扬州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能 水力 旋流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能水力旋流器,适用于港口、油田、石油、石化等行业的悬浮油及分散油的污废水净化处理,属于液---液分离。
背景技术
油水分离技术在石油石化行业很普及,常用分离方法为重力沉降法、气浮法、过滤法、离心分离法等。水力旋流器属于离心分离的一种,由于结构简单,停留时间短,已越来越多的被使用,但由于各种因素原因,往往设备设计不合理,造成加工复杂,安装及拆卸麻烦,分离效率低、进出口能耗大、溢流跑粗等诸多问题。
为此专利号为2006201760169/200520087363的专利提供了一种旋流分离装置,其利用导流块螺旋形流道及开口逐渐缩小的锥管设置的结构形式,利用离心分离原理得到液-液分离的目的,但此种结构形式其锥管设置较为平缓,且锥管之间有直管过渡,不易获得很大的加速度,离心力收到影响,不利于液-液的分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一步提高液-液分离效果的高效能水力旋流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开口逐渐缩小的一号锥管、二号锥管、三号锥管,所述一号锥管包括开口逐渐缩小的两锥段并安装于隔板上,其上部设安装溢流管的封板、下部设套设在锥管内部的导流管,导流管位置低于旋流器进水口;所述二号锥管位于一号锥管的下端,所述三号锥管位于二号锥管下端并安设在隔板上。
所述导流管外周面设螺旋型流道。
所述导流管下端外周面为内凹型弧面。
所述一号锥管和隔板之间、三号锥管和隔板之间分别设密封圈。
本发明的优点是:1)本发明设置三段锥管、四段锥段的筒体结构形式,较传统的旋流器能连续的获得加速度,得到较大的离心力,有利于液-液分离;2)本发明导流管下端设置成内凹型弧面,改善了附件的水流环境,避免了与上相流冲突,不易产生紊流,减少了溢流跑粗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导流管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导流管正视图。
图中1为封板、2为一号锥管、3为隔板一、4为密封圈一、5为溢流管、6为导流管、7为二号锥管、8为尾管支架、9为密封圈二、10为隔板二、11为三号锥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水力旋流器共分三个腔,中间为进水腔,上面为排油腔,下面为排水腔。当来水进中间腔后,由一号锥管2中间分配孔进锥管内,经过导流管6时产生螺旋型运动,随流道的截面积的减小,流速逐渐变大,在末端产生喷射,形成高速旋转,并经过下面四段锥段收缩,产生较大的加速度,产生离心分离,使较重的水甩向外侧,从底流口排走,较轻的油向油腔方向运动。
本发明一号锥管2和隔板一3、三号锥管11与隔板二10采用O型密封圈密封,安装时仅需轻轻推进各隔板即可,无需螺栓密封,拆卸时从排油腔即可拔出整根管子,非常方便。
本发明的一号锥管2有两段锥段,二号锥管7有一段锥段,三号锥管11有一段锥段;其中一号锥管2安装于隔板一3上,隔板一3和一号锥管2之间设密封圈一4,其顶部焊有封板1,一号锥管2内部装有溢流管5,溢流管5下部连接导流管6;一号锥管2下部连接二号锥管7,二号锥管7连接三号锥管11,三号锥管11上连接尾管支架8和隔板二10,尾管支架上8有密封槽,密封槽上有密封圈二9。
本发明导流管6下端外周面设置成内凹型弧面结构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文志,未经谢文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17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式振动筛
- 下一篇:一种多通道系统中的多机交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