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浸膏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1712.8 | 申请日: | 2012-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8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邓泽潭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泽潭 |
主分类号: | A61K36/904 | 分类号: | A61K36/904;A61K9/06;A61P1/1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便秘 中药 浸膏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浸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慢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主要是指长期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或不尽感以及排便次数减少等。通常食物经胃肠道消化、吸收,残渣在24-48小时排出,若排便间隔超过48小时,可视为便秘。长期便秘对身体的危害特别大,现有的治疗便秘的药物很多,但是大多数是只治标不能治本。统计分析显示,60岁以上的人群患有便秘的占35%。便秘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而致命。所以,应积极防治老年性便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浸膏,本中药具有补脾益肾、理肺养血、生津通便的功效,从而达到治疗老年性便秘的目的,见效快,无任何毒副作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浸膏,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肉苁蓉15-30、鸡血藤30-60、生黄芪30-60、生白术30-60、当归30-60 、制何首乌15-30、锁阳15-30、百部10-25、鱼腥草10-25、黑芝麻10-25、枳实10-15、苏子10-15、桔梗10-15、丝瓜花5-8、生山芋10-15。
所述的治疗便秘的中药浸膏,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肉苁蓉20、鸡血藤50、生黄芪50、生白术50、当归50、制何首乌20、锁阳20、百部20、鱼腥草20、黑芝麻20、枳实12、苏子12、桔梗12、丝瓜花6、生山芋12。
所述的治疗便秘的中药浸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方比例称取上述各原料药;
(2)首先将除生山芋以外的其它原料药用温开水浸泡20-30分钟,同时将生山芋榨成汁;
(3)将上述浸泡药以文火煎30-40分钟倒汁为第1煎,接着煎第二煎,合并二次煎汁;
(4)将草莓汁加入合并后的药汁中,继续用文火加热浓缩药汁,再加入适当蜂蜜,调成浸膏状即可。
用法与用量:每日服3次, 每次20-30ml。7-10天为一疗程,轻者服用1-2个疗程即可。
药理:生黄芪、鸡血藤、生白术、当归补中益气,健脾养血;肉苁蓉、何首乌、锁阳温肾润肠通便;百部、鱼腥草、苏子、黑芝麻、桔梗、宣肺气、消肿水、润大肠。上述中药组合,具有补脾益肾、理肺养血、生津通便的功效,从而达到治疗老年性便秘的目的。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中药自2004至今上千例老年便秘患者临床试用,总有效率100%,治愈率88%,复发者极少,无出现任何毒副作用。因此本发明的中药具有本中药具有补脾益肾、理肺养血、生津通便的功效,治疗老年性便秘疗效好,见效快,无任何毒副作用的优点,且取材容易、费用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肉苁蓉20g、鸡血藤50g、生黄芪50g、生白术50g、当归50g、制何首乌20g、锁阳20g、百部20g、鱼腥草20g、苏子20g、黑芝麻20g、枳实12g、苏子12g、桔梗12g、丝瓜花5g,生山芋12g,
制备方法:
(1)按配方比例称取上述各原料药;
(2)首先将除生山芋以外的其它原料药用温开水浸泡20-30分钟,同时将生山芋榨成汁;
(3)将上述浸泡药以文火煎30-40分钟倒汁为第1煎,接着煎第二煎,合并二次煎汁;
(4)将草莓汁加入合并后的药汁中,继续用文火加热浓缩药汁,再加入适当蜂蜜,调成浸膏状即可,装瓶,保存。服用时,一日三次,每次20-30ml,7-10天为一疗程。
实施例2
取肉苁蓉15g、鸡血藤30g、生黄芪30g、生白术30g、当归30g、制何首乌15g、锁阳15g、百部10g、鱼腥草10g、苏子10g、黑芝麻10g、枳实10g、苏子10g、桔梗10g,然后研磨呈粉末,粉末过100目筛,制成胶囊,每粒药含生药粉0.5g、丝瓜花6g、生山芋10g。制备及服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泽潭,未经邓泽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17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