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扇门驱动力调节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1301.9 | 申请日: | 2012-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4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熊猫机电仪技术有限公司;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熊猫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3/04 | 分类号: | E01F1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瞿网兰 |
地址: | 210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力 调节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闸门驱动方法及装置,尤其是一种检票机构扇门驱动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扇门驱动力调节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扇门闸机依靠左右两片扇门的开、关实现闸机通道的开通和关闭。传统扇门由电机通过连杆机构带动扇门运动,采用扭簧产生回复力使扇门复位。如图1所示。扇门的扭矩是其重力与重心与轴心在水平方向的偏离距离的乘积,在近25°旋转角工作期间,它是一旋转角的正弦函数,如图3所示。由于闸机工作方式要求扇门关闭过程中掉电或遇物体阻挡时连杆机构与扇门脱离连接,扇门依靠扭簧复位,设置的扭簧扭矩需克服扇门在任何工作角度时的扭矩,即要能克服扇门最大开合扭矩。且由于扭簧产生的扭矩是一线性变化,无法匹配扭矩的正弦变化曲线,其产生的大回复扭矩需采用较大扭力电机来驱动,增加了驱动难度,浪费了能源。同时其没有调节机构,回复扭矩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无法做到批量精确调整精细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扇门驱动机构中使用扭簧作为非正常状态下开启扇门的动力,而正常运行过程中驱动机构又需要克服扭簧产生的多余扭矩,而扭簧的扭矩变化曲线无法与扇门驱动扭矩相匹配造成能源浪费和调试难度大的问题,设计一种能使复位弹力产生的扭矩与扇门驱动扭矩相匹配的新的扇门驱动力调节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一种扇门驱动力调节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使软带的一端与扇门驱动轴相连;
其次,使软带的另一端与直簧的一端相连,直簧的另一端固定在能调整位置的拉力圆盘或机架上,从而使直簧对扇门驱动轴产生一个相匹配的并易平衡的扭矩。
通过设计与扇门扭矩变化函数相匹配的变化半径的拉力圆盘来平衡扇门处于不同位置时的扭矩,使扇门驱动轴受力平衡。
通过设置直簧初始拉伸长度设置扇门回复力大小,以方便维护保养中修正因直簧拉力变化等因素造成的偏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
一种扇门驱动力调节装置,它包括扇门1,扇门1安装在驱动轴2上,驱动轴2与驱动装置相连,其特征是所述的驱动轴2还连接有使其在断电或故障时带有扇门复位的软带3的一端,软带3的另一端与直簧4的一端相连,直簧4的另一端固定在能调整位置的拉力圆盘5或机架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用直簧代理扭簧使得复位扭矩与扇门的驱动力矩曲线相匹配,有利扇门驱动过程中受力的平衡,使回复扭矩始终处于一设定的范围,从而减少了电机驱动力,节约大量能源,提供运行的可靠性和平稳性。
本发明的回复力调节方便,有利于安装调试和维护。
本发明方法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扇门驱动机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扇门驱动机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的扭簧复位结构的扭矩变化和合扭矩曲线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扭簧复位结构的扭矩变化和合扭矩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2、4所示。
一种扇门驱动力调节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使软带的一端与扇门驱动轴相连;如图2所示,
其次,使软带的另一端与直簧的一端相连,直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可调整位置的拉力圆盘上,通过调节直簧初始拉伸长度来调节拉力的大小,具体实施时拉力圆盘还可有机架或其它的机构来代替,从而使直簧对扇门驱动轴产生一个相匹配并易被平衡的正弦变化的扭矩,如图4所示。作为本发明的关键点是取消现有的扭簧改用直簧来提供回复力。
本发明可通过设计与扇门扭矩变化函数相匹配的变化半径的拉力圆盘来平衡扇门处于不同位置时的扭矩,使扇门驱动轴受力平衡,其受力和合力状态如图4所示。此外,本发明还可通过设置直簧初始拉伸长度设置扇门回复力大小,以方便维护保养中修正因直簧拉力变化造成的偏差。而拉力圆盘上设有弹力指针,更便于初始力调节。
实施例二。
如图2、4所示。
一种扇门驱动力调节装置,它包括扇门1,扇门1安装在驱动轴2上,驱动轴2与驱动装置相连,所述的驱动轴2还连接有使其在断电或故障时带有扇门复位的软带3的一端,软带3的另一端与直簧4的一端相连,直簧4的另一端固定在能调整位置的拉力圆盘5或机架上。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熊猫机电仪技术有限公司;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熊猫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熊猫机电仪技术有限公司;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熊猫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13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