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物化污泥处理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1263.7 | 申请日: | 2012-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6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雁;朱永军;杨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同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8;C12N1/14;C02F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037009 山西省大同***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物化 污泥 处理 复合 微生物 制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物化污泥处理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工农业生产排放的污水集中处理量越来越大,随着而来的污泥产生量也越来越大。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3484-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分类;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CJJ 131-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规程》的相关要求,国家允许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分类见表1。
表1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分类
目前,高浓度或者有毒有害难处理污水如皮革废水、印染废水、化工废水等,常见的处理工艺流程为物化处理加生物法,该污水处理工艺的特点有:
1、 对生化进水的物化预处理要求高;
2、 药剂添加量与处理水量成正比,药剂消耗比较大,沉淀分离出来的物化污泥量非常大。据统计,一万吨规模的印染污水处理站,每天产生的含水率80%左右的物化污泥在50吨以上;
3、 污泥中一般都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离子及其各种形态的化合物、难降解的有机物等,存在较高的环境风险;
4、 此类污泥用于填埋成本最低,但是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小型污水处理厂每年即需要占用填埋场地10-30亩,所占用的填埋场地在填满以后的几十年间都不能重新被有效利用,且废弃污泥极易对周边环境特别是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
5、 焚烧处理是实现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最有效的方式,但是需要含水率降低到45%以下才能有效燃烧;目前尚无经济有效的能使脱水率降低到如此地步的机械脱水方式;传统的低温干化能源消耗非常大,加剧了能源紧张,直接导致了处理费居高不下;
6、 焚烧处理尾气处理相当麻烦,尾气排放导致环境污染,其中存在大量极难降解的二恶英,其半衰期约为14-273年,毒性是砒霜的900倍;作为一种难降解的致癌物,二恶英具有热稳定性,只有当温度高于850℃时,二恶英才被分解破坏,因此一般要求,焚烧炉的燃烧温度应该高于此温度,并保证二恶英在其中的停留时间在2秒钟以上,这样可以使二恶英的浓度降到最低,排放之后基本不会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目前没有经济有效的方式使得焚烧炉温达到如此高的温度。
综合来看,对于污泥的运输、填埋、焚烧等处置方案中,经济、有效地降低含水率是关键;只有含水率降低到理想的程度,才能根本上解决污泥的最终合理处置。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 101792247A,《一种强力脱水与低温干化相结合的污泥处理方法》,公开了一种强力脱水以后的污泥再利用高温尾气余热干化的方式。其技术缺陷是需要在合理距离内有可利用的余热,而且需要强力脱水,不具有普遍适用性。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 1688687A,《新的微生物以及利用该微生物的有机固态物的处理方法》,公开了一种具有液化固体有机废弃物的微生物。其技术缺陷是不适合印染废水之类的含大量无机成分的物化污泥,而且此类物化污泥正因为常规的生物处理难以奏效才在预处理阶段就沉淀除去,重新液化属无意义之举。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 101781131 A,《一种污泥堆肥方法》,公开了通过添加辅料,接种微生物,处理有机污泥的方式。其技术缺陷是不符合物化污泥的特点和使用场合。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 102173914 A,《一种固液废弃物富氧生物处理方法及系统》,公开了一种将固液废弃物、畜禽分辨、干掺料混合富氧发酵的技术。但是还是不符合物化污泥的特点和后续产业链使用场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物化污泥处理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及制备方法,本制剂可迅速重新构建物化污泥中的微生物菌群,改善污泥的理化状态,进而促使物化污泥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有效降低污泥含水率;通过本制备方法可得到本复合微生物制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用于物化污泥处理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包括光合菌群2-3.8%、乳酸菌群0.6-1.8%、啤酒酵母菌1-1.8%、革兰氏阳性放线菌群1-3.8%、发酵系的丝状菌群1-3.8%、培养基10-38%、去离子水65-80%,其中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同大学,未经山西大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12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乙草胺和异丙威和井冈霉素复合悬浮剂
- 下一篇:一种加载图片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