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鞋用防水透气、消毒灭菌材料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0922.5 | 申请日: | 2012-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7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国元 |
主分类号: | A43B1/00 | 分类号: | A43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51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透气 消毒 灭菌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鞋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制做防水透气、消毒灭菌鞋子的材料,属于制鞋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材料制成的鞋子不具备防水透气和消毒灭菌功能,穿着这种鞋子活动或运动,脚部产生的汗气不能透出,积聚在鞋内产生闷热感,形成细菌和病毒滋生的环境,易引发各种足病,而且不防水,也不具有消毒灭菌的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使鞋内汗气顺畅透出,防止水从外部渗入鞋内,具有消毒灭菌功效的制鞋材料,采用此材料可使鞋子具有防水透气和消毒灭菌功能。
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采用氟塑料材料,并将氟塑料加工细化制成薄膜或海绵材料,在氟塑料薄膜或海绵材料上设置众多微孔,运用驻极技术使其成为氟塑料驻极体微孔材料,与其它制鞋材料复合使用在鞋底、鞋面,即可实现防水透气、消毒灭菌功能。
所述的氟塑料为全氟代乙丙烯、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聚四氟乙烯和全氟代乙丙烯的复合材料或聚编二氟乙烯、聚丙烯等材料。将上述氟塑料加工细化制成薄膜或海绵材料,在材料上设置众多微孔,采用击穿法或电晕法等驻极体技术处理,使其成为驻极体材料。
所述的氟塑料薄膜制成微米级,所述的海绵制成微米或毫米级。
所述的氟塑料驻极体和海绵材料上设置有众多微孔,微孔直径为0.1-0.5微米。因该直径是水滴直径的1/5000-1/2000,是汗气水分子的700倍,是空气中的粉尘颗粒的1/100,采用氟塑料驻极体薄膜和海绵材料制做的鞋面和鞋底可以使脚部产生的汗气畅通透出,不聚积在鞋内,外面的空气顺畅的透出鞋内,由于所述的氟塑料驻极体薄膜和海绵材料微孔直径是水滴直径的1/5000-1/2000,无论外面多么潮湿,即使在水里水滴也不会渗入,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空气中的粉尘颗粒最小为微米级,由于氟塑料驻极体薄膜和海绵材料上的微孔直径是最小粉尘颗粒的1/100,因此该材料在保持汗气透出,空气透入时,空气中的粉尘颗粒被阻挡在鞋外保持鞋内的清洁。
所述的氟塑料驻极体薄膜和海绵材料,通过击穿法或电晕法的作用极化,并能长期存储电荷。其消毒灭菌的作用机理为,驻极体材料的静电场、微电流具有损伤细菌病毒的细胞膜,破坏细菌病毒的表面结构,刺激细菌病毒蛋白质变异,导致细菌病毒死亡的功效,并对细菌病毒滋生繁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驻极体静电场还电离空气,产生离子雾和臭氧,负离子和臭氧还具有清新空气消除鞋内异味的功效。脚部是人体活动频率最高的部位之一,最易受外部细菌病毒污染,鞋子内最易滋生细菌和病毒,由于氟塑料驻极体材料具有消毒灭菌的功效,可防止鞋内细菌病毒的滋生和鞋外细菌病毒的污染,保持鞋内卫生保持脚部的健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氟塑料驻极体鞋用薄膜海绵材料,具有防水透气和消毒灭菌性能,可使鞋内保持干爽,保持鞋内清洁卫生,保持脚部健康。还具有耐酸、耐碱、耐高温,不受腐蚀、不溶于水和酒精等溶剂的稳定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的鞋用防水透气、消毒灭菌材料的制作方法是将氟塑料加工细化制成薄膜和海绵材料,在薄膜和海绵材料上设置众多的微孔,微孔直径为0.1-0.5微米,运用击穿法或电晕法等驻极技术处理,使其成为氟塑料驻极体薄膜和氟塑料驻极体海绵材料。
所述的氟塑料驻极体薄膜材料的厚度为10-20微米。
所述的氟塑料驻极体海绵材料的厚度为1-5毫米。
所述的氟塑料为全氟代乙丙烯,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聚四氟乙烯和全氟代乙丙烯的复合材料或聚编二氟乙烯,聚丙烯等材料。
本发明所述的氟塑料鞋用防水透气、消毒灭菌材料可做为皮鞋、布鞋、旅游鞋、运动鞋、休闲鞋、工程鞋、军鞋等各种鞋的防水透气、消毒灭菌材料,其中,所述的氟塑料驻极体薄膜可用于鞋面或鞋底防水透飞、消毒灭菌材料,在鞋底和鞋面材料上设置相应的孔隙,并与其复合使用,即可使各种鞋子具有防水透气、消毒灭菌功能;所述的氟塑料驻极体海绵可用于鞋底或鞋面防水透气、消毒灭菌材料,在鞋底或鞋面材料上设置相应的孔隙并与其复合使用,即可使各种鞋子具有防水透气、消毒灭菌功能。所述的鞋底为各种皮革、人造革、橡胶、塑料及各种合成或复合材料,所述的鞋面为各种皮革、人造革、棉、麻、蚕丝、毛、绒、化工纤维等材料及各种合成或复合材料。
以上实施例为本实用梯形的较佳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在本发明揭示的原理、原则范围内的变化、变形、替代,均在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国元,未经徐国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09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调节装置
- 下一篇:基于循环前缀的水声正交频分复用多普勒估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