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流电输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9730.2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4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周松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42 | 分类号: | H02M7/42;H02M7/48;H02M3/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闫俊芬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流电 输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交流电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电视机、摄像机、照相机等家用电器设备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生活中越来越普及,各种电器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对于各种电器设备,通常需要与电源插座相连接,在电源插座提供的电能作用下进行工作。由于人们使用的电器设备越来越多,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电视机等设备都需要供电,而一个房间内所具有的电源插座有限,这时就容易出现电源插座数量不够用的问题,无法满足用户电器的连接用电需求,导致有的电器设备由于无法连接电源而无法正常工作,因此给用户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影响了用户的生活品质。
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装置,其可以方便、有效地对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电器设备进行供电,满足各种电器设备的连接用电需求,保证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给用户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可以显著提高用户的生活品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流电输出装置,其可以方便、有效地对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电器设备进行供电,满足各种电器设备的连接用电需求,保证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给用户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可以显著提高用户的生活品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流电输出装置,包括有一个升压电路和一个直流交流转换电路,其中:
升压电路,与一台已连接外部电源的第一电器设备的直流输出接口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直流输出接口输出的直流电压并且进行升压,然后输出给直流交流转换电路;
直流交流转换电路的直流电压输入端、交流电压输出端,分别与升压电路、至少一台需要提供交流工作用电的第二电器设备相连接,用于将所述升压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然后升压至所述第二电器设备的工作电压,并且输出该工作电压给第二电器设备。
其中,所述升压电路包括有第一直流电压输入端Vin1,所述第一直流电压输入端Vin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器设备的直流输出接口,另一端连接电容C1、第一集成电路IC1的电压输入端Vin;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的电压反馈端Vref依次接电阻R1和电容C2;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的接地端GND接地;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的电压输出端Vout接电感L1,所述电感L1分别接电容C3、C4,所述电容C4分别接二极管D1的正极和二极管D2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一直流电压输出端Vout1相接,所述电容C1、C2、C3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
其中,所述直流交流转换电路102包括有第二直流电压输入端Vin2,所述第二直流电压输入端Vin2一端接所述第一直流电压输出端Vout1,另一端与一个过电流保护器件相接;所述过电流保护器件分别接电容C5、电阻R2、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电容C7和第二集成电路IC2的供电端i;
所述电容C5、C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接电容C6、稳压二极管ZD2的正极、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的保护端k,所述电容C6分别接电阻R3和场效应晶体管FET的电压输出端f,所述场效应晶体管FET的电压输入端e分别接电阻R3的另一端、电阻R4和R5;
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的反馈端h接电阻R4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的接地端g接地,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的电压输出端m接逆变器T的初级电压输入端L1,所述变压器T的次级电压输出端L2分别接一个无极性电容C8和交流电压输出端Vout2的一端。
其中,所述过电流保护器件为保险丝。
其中,还包括有一个漏电保护模块,该漏电保护模块与所述直流交流转换电路相连接,所述漏电保护模块接地,用于对所述直流交流转换电路的交流电压输出端进行漏电保护。
其中,所述漏电保护模块包括有开关S和电阻R6,所述开关S和电阻R6分别与交流电压输出端相接,所述电阻R6接地。
其中,所述第一电器设备的直流输出接口为USB接口、高清晰度多媒体HDMI接口或者显示绘图阵列VGA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97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