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连续吸附交换设备的自密封阀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9693.5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4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邱建宁;徐纯理;赵路;李新华;杨斗 | 申请(专利权)人: | 工信华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9/04 | 分类号: | F16L2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赵建刚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连续 吸附 交换 设备 密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湿法冶金重金属高度精炼电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续吸附交换设备的自密封阀系统。
背景技术
连续离子交换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先进分离技术。我国的连续离子交换设备是在2002年前后由厦门一家公司从芬兰引入国内的。首先应用在制药行业抗生素的纯化和Vc的纯化,以后逐渐应用在生物提取,食品饮料到化工和环保领域等。但设备的造价昂贵,且难于在湿法冶金上推广应用。
国外连续离子交换设备的缺点:
a)结构复杂,造价高,一台日处理5000立方浸出液的连续离子交换设备的价格要70多万欧元;
b)大直径平面密封,要求加工精度高;
c)平面密封容易磨损,各柱流道间会产生串料现象;
d)传动及控制复杂,耗能高;
e)维修保养成本高。
我们解剖、研究和分析国外连续离子交换设备,认为主要原因:一是它为平面密封,密封垫为聚四氟乙烯,这种材料的平面密封要很大的压力使四氟垫有一定的变形才能密封好;二是一般的加工精度很难保证它的密封性,在压力作用下,多孔分配阀的双向钢下阀板紧压上阀板上的四氟密封垫,使四氟密封垫产生微量变形,坎入阀孔,在相对转动过程中,使四氟密封垫很容易磨损,从而会使各孔内的料液互相泄漏,这种泄漏不易觉察,所以危害性比较大,容易造成产品质量下降,洗脱液,再生液用量增大等问题;三是进口平面密封连续离交装置一般都是密封泄漏问题,更换或修理相当麻烦,要全部拆开阀体才能修理。
为此,我们自主研发的GX连续吸附交换设备不仅克服了设备的弊端,做到构造简单、维修方便、性能可与进口产品比美。而本发明的用于连续吸附交换设备的自密封阀系统,是我们自主研发的GX连续吸附交换设备关键的实现部件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型的用于连续吸附交换设备的自密封阀系统,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连续吸附交换设备的自密封阀系统,包括凸型水塞系统和凹型水塞系统;所述凸型水塞系统的一端与所述凹型水塞系统的一端密封连通;所述凸型水塞系统的另一端与所述凹型水塞系统的另一端分别连通到固定阀中的水道和活动阀中的水道,或者所述凸型水塞系统的另一端与所述凹型水塞系统的另一端分别连通到活动阀中的水道和固定阀中的水道。
所述凸型水塞系统包括凸型套筒、第一活动水塞和第一弹簧;所述凸型套筒的一端为第一水道连接腔,另一端为第一水塞连接腔,所述第一水道连接腔与所述第一水塞连接腔之间设置有第一分隔部,所述第一分隔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腔通孔;所述第一活动水塞包括第一水塞大端和第一水塞小端,所述第一水塞大端位于所述第一水道连接腔内,所述第一水塞小端间隙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腔通孔伸入到所述第一水塞连接腔中;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水道连接腔内并且将所述第一水塞大端顶在所述第一分隔部上,所述第一水塞大端与所述第一分隔部接触的一端设有第一水塞密封面,所述第一分隔部相应的部位设有与所述第一水塞密封面相配合的第一分隔部密封面;
所述凹型水塞系统包括凹型套筒、第二活动水塞和第二弹簧;所述凹型套筒的一端为第二水道连接腔,另一端为第二水塞连接腔,所述第二水道连接腔与所述第二水塞连接腔之间设置有第二分隔部,所述第二分隔部上设置有第二连接腔通孔;所述第二活动水塞包括第二水塞大端和第二水塞小端,所述第二水塞大端位于所述第二水道连接腔内,所述第二水塞小端间隙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腔通孔伸入到所述第二水塞连接腔中;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二水道连接腔内并且将所述第二水塞大端顶在所述第二分隔部上,所述第二水塞大端与所述第二分隔部接触的一端设有第二水塞密封面,所述第二分隔部相应的部位设有与所述第二水塞密封面相配合的第二分隔部密封面;
所述第一水塞连接腔的外壁面与所述第二水塞连接腔的内壁面相互相配合并且相互密封设计;所述第一水塞小端与所述第二水塞小端的长度之和大于所述第一分隔部密封面与所述第二分隔部密封面之间的距离之和;当所述第一水塞连接腔与所述第二水塞连接腔对接密封连通时,所述第一水塞小端对准所述第二水塞小端。
所述第一水塞连接腔的外壁面与所述第二水塞连接腔的内壁面之间由两圈O型密封圈密封。
所述第一水塞密封面与所述第一分隔部密封面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
所述第二水塞密封面与所述第二分隔部密封面之间也设置有O型密封圈;。
所述第一水道连接腔和所述第二水道连接腔与所述固定阀中的水道或所述活动阀中的水道之间均为螺纹密封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工信华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工信华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96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