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扬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9644.1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5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江超;王建建;葛连山;杨鑫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扬声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灵敏度高,并且可以防偏振的扬声器。
背景技术
随着扬声器技术的发展,扬声器装置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人们对扬声器装置的要求越来越高,扬声器装置的声音性能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传统技术的扬声器,包括振动系统、磁路系统和将振动系统、磁路系统结合在一起的外壳,其中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与振膜结合在一起的音圈,这种设计,音圈的一端固定在振膜上,另一端呈自由状态,振动系统会存在偏振问题,特别是音圈远离振膜的一端;并且这种传统结构,如音圈套设在磁路系统的导磁板、磁铁设计的内磁路结构,导磁板的侧壁及导磁板、磁铁形成闭合磁通路,磁通量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利于产品声学性能如灵敏度的提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扬声器以克服传统扬声器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灵敏度高,并且可以防止偏振的扬声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扬声器,包括由振动系统、磁路系统和外壳,所述外壳将所述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安装固定;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与振膜结合的音圈,所述磁路系统为单磁路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结合的华司、磁铁和导磁板,所述音圈套设在所述华司和磁铁上,并且:所述导磁板包括底板、侧壁以及用于增强磁导通的加强部,所述加强部固定在所述侧壁并且朝向所述导磁板延伸;所述导磁板上设置有安装部,所述音圈远离所述振膜的一端安装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音圈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部上。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外壳为一体结构。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外壳与所述导磁板为一体注塑设计,并且所述导磁板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外壳的注塑料进入所述导磁板围成的空间形成所述安装部。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阻尼器为环形结构,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弹力臂。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弹力臂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间隔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加强部与所述导磁板的侧壁为一体结构。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加强部为独立的导磁部。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扬声器为圆形。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音圈远离所述振膜的一端设置阻尼器,并且在导磁板的侧壁上设置有加强部固定在所述侧壁,加强部朝向所述导磁板延伸。这种设计,避免了扬声器的偏振,并且加强部可以加强音圈的定心作用,避免产生偏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扬声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扬声器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扬声器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扬声器导磁板侧壁及加强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扬声器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扬声器。应当知晓,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案例,用以说明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扬声器,包括振动系统、磁路
系统和外壳2,外壳2将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安装固定;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与振膜结合的音圈13,磁路系统为单磁路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结合的华司31、磁铁32和导磁板,音圈13套设在华司31和磁铁32上,其中:导磁板包括底板33a、侧壁33b以及用于增强磁导通的加强部33c,加强部33c固定在侧壁33b并且朝向导磁板31延伸;导磁板31上设置有安装部21,音圈13远离振膜的一端安装有阻尼器4,阻尼器4的一端固定在音圈13上,另一端固定在安装部21上。
这种设计,在导磁板31上安装有加强部33c,加强部33c固定在侧壁33b并且朝向导磁板31延伸,这种设计,在相同的磁路系统设计下,可以增大磁路系统的磁通量,进而可以提高产品的灵敏度等声学性能;同时由于在音圈13远离振膜的一端安装阻尼器4,并且阻尼器4额一端定在音圈13上,另一端固定在安装部21上,这种设计可以更好的实现对音圈13的定心作用,防止其产生偏离竖直方向的振动而导致偏振等不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96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耕播种开沟作畦保墒压实机
- 下一篇:一种可定位胶囊内窥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