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式升温槽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9105.8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1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范祥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金翔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升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冶金领域使用的升温槽,尤其涉及一种立式升温槽。
背景技术
化工、冶金领域中,采用升温槽对反应物浆液进行升温。升温槽槽体上端敞口,工作时覆以槽盖起到密封的作用。通常的升温槽中,以一个圆形的槽盖与圆筒状的槽体相配。槽体的下部设有排污口,由于槽体是直立的,槽体内腔中低于所述排污口高度的污水可能滞留在槽体内,给工作和清洁带来不便,即使用水泵抽水,也会带来成本增加的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排污方便、彻底、高效,带壁衬,耐腐蚀、寿命长的立式升温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立式升温槽,包括一端敞口的筒状槽体和设于所述槽体敞口一端上的槽盖,所述槽盖上设有纵向贯通槽盖,方便操作者进入维修或清洁的人孔,所述槽体下部设有横向贯通槽体一侧侧壁的排污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纵向延伸的支撑架,所述槽体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槽体内壁设有可拆卸的外形与槽体内部形状相配合的壁衬,所述壁衬顶端向外横向延伸形成凸台。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沿所述壁衬截面直径方向的两端,所述凸台边缘纵向向下延伸形成固定部。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人孔上设有透明孔盖。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支撑架包括横向延伸的平板状底座和设于底座上纵向延伸的两根支撑杆,两支撑杆上端相同高度处各设有一横向通孔,所述槽体上设有横向延伸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伸出所在端槽体侧壁,插设在所述支撑架上端的对应通孔中。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固定部螺纹连接于所在处槽体侧壁。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槽体上,对应于所述排污口的上方,设有把手。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壁衬为金属钛壁衬。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一种立式升温槽可转动的固定于支撑架上,排污时,倾斜槽体即可方便的从排污口排出污水,排污更加的彻底和高效。可以在槽体内壁设置可拆卸的金属钛壁衬,不仅增强了槽体的耐腐蚀能力,同时便于清洗和损害后的更换,延长升温槽的整体寿命。进一步对所述人孔设置透明孔盖,便于操作者随时控制槽中情况,也有利于人生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槽体和壁衬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2、槽体,4、槽盖,6、人孔,8、排污口,11、底座,12、支撑杆,14、把手,16、壁衬,18、凸台,20、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立式升温槽,包括一端敞口的筒状不锈钢槽体2和设于所述槽体2敞口一端上的槽盖4,所述槽盖4上设有纵向贯通槽盖4,方便操作者进入维修或清洁的人孔6,所述槽体2下部设有横向贯通槽体2一侧侧壁的排污口8,所述槽体2可转动的设置于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包括横向延伸的平板状底座11和设于底座11上纵向延伸的两根支撑杆12,两支撑杆12上端相同高度处各设有一横向通孔,所述槽体2上设有横向延伸的转轴21,所述转轴21的两端分别伸出所在端槽体2侧壁,插设在所述支撑杆12上端的对应通孔中,槽体2底部高于所述底座11顶部。所述槽体2上,对应于所述排污口8的上方,设有把手14。所述槽体2内壁设有可拆卸的,外形与槽体2内部形状相配合的金属钛壁衬16,所述壁衬16顶端向外横向延伸形成凸台18。沿所述壁衬16截面直径方向的两端,所述凸台18边缘纵向向下延伸形成固定部20,所述固定部20螺纹连接于所在处槽体2侧壁。所述人孔6上设有透明孔盖。
升温槽排污时,握住所述把手14,转动槽体2,使所述排污口8向下倾斜,排出污水,由于槽体2悬空于工作地面,加上可以在把手14上借力,操作起来相对容易和方便。所述壁衬16顶端带有向外延伸的凸台18,有利于防止槽体中浆液反应时流入壁衬16和槽体2间的夹缝中,腐蚀槽体2;而壁衬16和槽体2之间通过螺钉、螺母连接,则便于安装和拆卸。
以上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金翔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金翔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91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