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寒的高阻燃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8501.9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3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叶法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发东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6 | 分类号: | C08L77/06;C08L53/02;C08K13/06;C08K7/14;C08K3/22;C08K5/03;C08K5/526;B29C47/92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5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寒 阻燃 尼龙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寒的高阻燃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尼龙材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随着这些材料大量进入家庭,对材料的阻燃性要求日益严格,由于普通的尼龙材料存在耐寒性差和不阻燃的缺陷,因此,制备具有耐寒效果好并且阻燃性理想的耐寒的高阻燃尼龙复合材料成了业界追求的方向,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耐寒的高阻燃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步骤简练并且能保障获得的尼龙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低温和高阻燃效果。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耐寒的高阻燃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造粒料,按重量份数称取尼龙1010树脂26-32份、尼龙66树脂10-16份、耐寒剂11-15份、偶联剂0.3-0.7份、填料9-16份和阻燃剂7-12份,并且投入高速混合机中混合,而后投入按重量份数称取的抗氧剂0.3-0.5份、玻璃纤维14-19份和表面改性剂0.1-0.5份,并且继续混合,得到造粒料;
B)造粒,将由步骤A)得到的造粒料投入并行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并且控制并行双螺杆挤出机的一区至六区的温度,得到耐寒的高阻燃尼龙复合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尼龙1010树脂为熔点为240℃的树脂;所述的尼龙66树脂为熔点为210℃的树脂。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耐寒剂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偶联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填料为经过活化处理的氢氧化镁;所述的阻燃剂为十溴二苯乙烷。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抗氧剂为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玻璃纤维为长度6mm的无碱玻璃纤维。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表面改性剂为N,N亚乙基硬脂酸酰胺。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混合的时间为9-12min;所述的继续混合的时间为3-6min。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并行双螺杆挤出机的一区至六区的温度是:一区235℃、二区245℃、三区245℃、四区245℃、五区245℃和六区245℃。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得到的耐寒的高阻燃的尼龙复合材料经测试具有如下优异的技术指标:拉伸强度大于145MPa,弯曲强度大于202MPa,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大于31kj/m2,熔融指数大于20g/10min,阻燃性达到V-0(UL-94-0.8mm),耐零下40℃低温;整个制备方法工艺步骤简短。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A)制备造粒料,按重量份数称取尼龙1010树脂即熔点在240℃的树脂26.2份、尼龙66树脂即熔点为210℃的树脂10.1份、耐寒剂即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1.3份、偶联剂即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3份和填料即经过活化处理的氢氧化镁9.2份以及阻燃剂即十溴二苯乙烷7.3份,并且投入高速混合机中混合12min,而后投入按重量份数称取的抗氧剂即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0.3份、长度为6mm的无碱玻璃纤维14.1份和表面改性剂即N,N亚乙基硬脂酸酰胺0.1份,并且继续混合3min,得到造粒料;
B)造粒,将由步骤A)得到的造粒料投入并行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控制挤出温度为一区235℃,二区至六区均为245℃,得到耐寒的高阻燃尼龙复合材料。
实施例2:
A)制备造粒料,按重量份数称取尼龙1010树脂即熔点在240℃的树脂28.3份、尼龙66树脂即熔点为210℃的树脂12.5份、耐寒剂即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2.8份、偶联剂即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5份和填料即经过活化处理的氢氧化镁12.7份以及阻燃剂即十溴二苯乙烷9.5份,并且投入高速混合机中混合9min,而后投入按重量份数称取的抗氧剂即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0.4份、长度为6mm的无碱玻璃纤维15.8份和表面改性剂即N,N亚乙基硬脂酸酰胺0.3份,并且继续混合6min,得到造粒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发东塑业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发东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85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价营养鱼饼
- 下一篇:除臭的聚氧化烯改性聚硅氧烷组合物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