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件更新管理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8384.6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7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5 | 分类号: | G06F9/445;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更新 管理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固件更新管理系统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基板管理控制器(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简称BMC)是服务器主板上负责硬件平台管理的一颗芯片,是智能平台管理接口(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 interface,IPMI)的核心。BMC可以收集有关服务器的系统健康和系统状态信息,当有严重事件发生时可以执行纠正动作,并支持远程访问。
目前,BMC固件(firmware)的更新通常是管理者将控制终端经过网络系统连接至BMC上的特定接口(如地址端口),并向服务器传送特定的固件更新文件,然后在嵌入式操作系统环境下将更新的数据写入BMC。然而,在更新过程中,管理者需要时刻对各种情况进行确认以保证固件更新正常且稳定地进行,例如,管理者需要在更新开始前确认控制终端和服务器之间是否已经成功建立连接;固件更新文件是否传送完毕,等等,使得固件更新过程大部分依赖于人力,需要管理者在本地端进行实时监控,尤其是当BMC需要进行多个周期的循环更新时,传统的固件更新过程更不利于节省人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件更新管理系统及固件更新管理方法,能够解决以上问题。
一种固件更新管理系统,运行于一控制终端,用于通过该控制终端对服务器上的主板管理控制器的固件更新过程进行管理,其中,该控制终端包括一第一接口与一第二接口,该主板管理控制器包括一第一接口,与该控制终端上的第一接口连接,用于在主板管理控制器启动时与控制终端进行远程通信,该服务器还包括一第二接口,与该控制终端上的第二接口连接,用于将主板管理控制器进行固件更新过程中产生的标记文件通过该第二数据接口向该控制终端传输,该系统包括:一标记文件侦测模块,用于侦测该控制终端上的第二接口所接收的标记文件;一初始化模块,用于根据控制终端IP地址分配方式初始化该主板管理控制器中第一接口的IP地址分配方式;一分配模块,用于当标记文件侦测模块侦测到一初始化完成标记文件时,根据初始化模块初始化后的IP地址分配方式,给该主板管理控制器的第一接口分配一IP地址;一更新文件传输模块,用于当标记文件侦测模块侦测到一IP地址分配完成标记文件时,根据分配模块分配后的IP地址,通过该主板管理控制器的第一接口向该主板管理控制器传送一固件更新文件;和一更新模块,用于当标记文件侦测模块侦测到一更新文件传输完成标记文件时,控制该主板管理控制器将该固件更新文件写入该主板管理控制器中。
一种固件更新管理方法,运行于一控制终端,用于通过该控制终端对该至少一服务器上的主板管理控制器的固件更新过程进行管理,其中,该控制终端包括一第一接口与一第二接口,该主板管理控制器包括一第一接口,与该控制终端上的第一接口连接,用于在主板管理控制器启动时与控制终端进行远程通信,该服务器还包括一第二接口,与该控制终端上的第二接口连接,用于将主板管理控制器进行固件更新过程中产生的标记文件通过该第二数据接口向该控制终端传输,该方法包括:侦测该控制终端上的第二接口所接收的标记文件;根据控制终端IP地址分配方式初始化该主板管理控制器中第一接口的IP地址分配方式;当侦测到一初始化完成标记文件时,根据初始化模块初始化后的IP地址分配方式,给该主板管理控制器的第一接口分配一IP地址;当侦测到一IP地址分配完成标记文件时,根据分配后的IP地址,通过该主板管理控制器的第一接口向该主板管理控制器传送一固件更新文件;和当侦测到一更新文件传输完成标记文件时,控制该主板管理控制器将该固件更新文件写入该主板管理控制器中。
相较于现有技术,利用本发明中的固件更新管理系统及方法,管理者不需要在控制终端处时时监控服务器主板管理控制器的固件更新过程,本发明会自动分析该服务器传送的标记文件对主板管理控制器固件更新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从而使得固件更新过程自动化,有利于节省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固件更新管理系统的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中的固件更新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中的固件更新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83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