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贵重资产防盗的设备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7855.1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7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秦俊峰;刘毅;王川;孟炜;韩忠亚;刘贵平;周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软冠群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02 | 分类号: | G08B13/02;G08B2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贵重 资产 防盗 设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品防盗的设备和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贵重资产防盗的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物品的丢失是社会上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物品的管理不善造成的丢失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现有的固定资产防盗方法大多是利用RF无线传输实现的解决方案,通过在受监控物体上绑定RFID标签或声磁标签,在出口处设置检测装置,当受监控物体通过出口时被检测装置检测到并产生报警,例如超市或图书馆的防盗装置。
在目前使用的固定资产防盗的方法中存在至少以下两项技术缺陷:仅仅在预设的检测出口通过才能产生报警,当从未曾事先设置过的出口通过时无法触发报警,监控点受限制,无法实现全区监控;RFID标签或声磁标签容易遭到破坏或拆除,在将物品标签破坏或拆除后通过检测出口也不会触发报警。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当完成布置后未经许可不允许移动或取用的贵重资产防盗的设备和方法。
本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所提供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贵重资产防盗的设备,包括:感测标签、读写装置、处理单元,其中感测标签与受监控物品相连,包含加速度模块、倾角检测模块、通信模块、处理模块,加速度模块与倾角检测模块测算受控物体的运动状态发送给处理模块,处理模块对取得的信息进行判断,并通过通信模块传送;所述读写装置包括无线AP和无线网关,所述无线AP向感测标签写入控制信息,并接收来自感测标签的报警信息,并通过无线信号将报警信息及报警感测标签的信号强度在无线AP间传输,最终到达无线网关,无线网关可将收到的感测标签的报警信息及信号强度发送给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存储受监控物品的名称、位置等详细信息,管理受控物品的设防状态,并接收来自读写装置的报警信息,并对感测标签的通信信号强度进行RSSI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感测标签和读写装置设置至少一个,具体数量由所监控物品数量定。
一种用于贵重资产防盗的方法步骤如下:一、在带监控区域布置多个读写装置;二、在物品上设置感测标签,设置唯一身份识别,标示被监控物体的身份,并配置移动权限;三、检测受控物品运动状态,当检测到非法动作时产生报警信号,向读写装置发送;四、读写装置接收到报警信号后,向处理单元发送检测到的报警信息及信号强度;五、处理单元接收到信息后产生报警显示提醒并根据信号强度测算被监控物体的位置,开始对其定位。
所述非法动作的检测指通过检测物品的加速度、倾角的变化是否超过预设的门限判断物品是否被计划外的移动产生报警。
工作原理:通过感测标签的倾角和加速度传感器,当感测标签处于设防状态时,检测到倾角或加速度的变化值超过了预设的门限时,将通过无线信号发送报警信号到读写装置中的无线AP处;读写装置中的无线AP接收到报警信息后通过本地无线网络通过其他无线AP中继或直接将报警信号及信号强度发送至读写装置中的无线网关;读写装置中的无线网关通过GPRS/CDMA等无线方式将报警数据发送到处理单元,报警信息经处理单元处理后,可通过电脑或智能手机发出警报,并且在报警后,可利用本地无线定位技术通过无线AP对报警的标签进行定位,通过基于RSSI信号传输衰减模型的测量原理可利用多个AP之间的信号强度关系对报警感测标签实时定位,确定发生问题的物品的具体位置。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可对满足要求的固定物品进行全方位不间断监控,并且在报警发生时可在一定预设范围内追踪报警的位置信息,提高监控的范围与即时性,达到减少物品被盗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感测标签,2、读写装置,3、处理单元,4、加速度模块,5、倾角检测模块,6、通信模块,7、处理模块,8、无线AP,9、无线网关,10、服务器,11、工作站。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软冠群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软冠群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78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浮动壳体式力传递组件
- 下一篇:单向传动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