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点钞扎把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7427.9 | 申请日: | 201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8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峰;冯伟堂;胡月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峰 |
主分类号: | G06M7/06 | 分类号: | G06M7/06;B65B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点钞 一体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点钞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点钞扎把一体机。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的现金处理业务大量增加。为快速、高效、准确处理业务,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点钞机、扎把机等银行金融机具应运而生。然而,大量各种各样自动化设备使有限的办空间拥挤不堪,且各种设备只能完成相对独立的功能,设备之间的衔接工作还是需要人工完成。
例如:点钞机、扎把机均是现在银行的常用设备之一,每种设备是独立的系统,工作人员完成点钞工作后,将钞票从点钞机中取出,整理齐整后,送入扎把机,利用扎把机将钞票扎成捆,完成清点工作。由此可见,点钞机和扎把机均只完成相对独立的工作,功能单一,中途要人工参与衔接,集成度不高,占用办公桌空间大,效率低,劳动强度高。
因此,如何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点钞扎把一体机,该一体机可以依次自动完成点钞、扎把工作,不需要人工参与,可以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点钞扎把一体机,包括点钞模块和扎把模块,还包括整理钞票的调整模块,该调整模块包括左右调整组件、上下调整组件和前后调整组件;所述调整模块的进钞侧连接所述点钞模块的出钞侧,所述调整模块的出钞侧连接所述扎把模块的进钞侧。
优选地,所述左右调整组件包括可左、右移动的左右机械手、驱动所述左右机械手的第一动力部件,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动力部件和所述左右机械手的第一传送带,所述左右机械手与所述第一传送带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左右调整组件还包括测量所述左右机械手位移的第一位移编码器,以及与所述第一位移编码器配合使用的第一码盘,所述第一位移编码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动力部件的信号输入端。
优选地,所述左右调整组件还包括为所述左右机械手导向的左右导向杆,该左右导向杆与所述点钞扎把一体机的机体固定连接,所述左右机械手具有左右方向延伸的通孔,所述左右导向杆穿透所述通孔。
优选地,所述前后调整组件包括可前、后移动的前后机械手,所述左右机械手具有第一楔形面,所述前后机械手具有与所述第一楔形面紧贴的第二楔形面,所述前后机械手与所述点钞扎把一体机的机体之间设有处于拉伸状态的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的一端与所述机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前后机械手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前后调整组件还包括为所述前后机械手导向的前后导向杆,该前后导向杆与所述机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下调整组件包括可上、下移动的上下机械手,驱动所述上下机械手的第二动力部件,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动力部件和所述上下机械手的第二传送带,所述上下机械手与所述第二传送带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下调整组件还包括测量所述上下机械手位移的第二位移编码器,以及与所述第二位移编码器配合使用的第二码盘,所述第二位移编码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动力部件的信号输入端。
优选地,还包括检测所述前后机械手位置的第一位置编码器,以及检测所述上下机械手位置的第二位置编码器,所述第一位置编码器与机体固定连接,通过前后机械手对第一位置编码器的遮挡判断前后机械手位置;所述第二位置编码器与机体固定连接,通过上下机械手对第二位置编码器的遮挡判断上下机械手位置。
本发明所提供的点钞扎把一体机,包括点钞模块和扎把模块,同时,该一体机还包括整理钞票的调整模块,该调整模块包括左右调整组件、上下调整组件和前后调整组件;所述调整模块的进钞侧连接所述点钞模块的出钞侧,所述调整模块的出钞侧连接所述扎把模块的进钞侧。调整模块的左右调整组件可以对钞票进行左右方向调整,上下调整组件可以对钞票进行上下方向调整,前后调整组件可以对钞票进行前后方向调整。钞票经点钞机清点后,从点钞模块的出钞侧进入调整模块的进钞侧,在调整模块的作用下,左右、上下、前后方向均进行调整,使钞票调整到整齐的状态,并从调整模块的出钞侧进入扎把模块,利用扎把模块对钞票进行自动扎把,最后从扎把模块中输出。此过程中,钞票从清点到扎把均由此点钞扎把一体机实现,期间不需要人工进行衔接干预,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峰,未经张文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74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