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防雨棚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7125.1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0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林;杨新民;房全孝;姜德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F10/00 | 分类号: | E04F1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雨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全自动防雨棚及其用途。
技术背景
降雨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气象现象,防雨是进行农田蒸渗研究和植物抗旱性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因此适宜的防雨棚是进行上述研究的必要设施。
传统的防雨棚是靠人力推动防雨棚移动,而起到防雨效果的。中国专利CN201247237公开了一种移动式蒸渗仪防雨棚,对防雨棚的结构进行了限定。中国专利CN102121272A公开了防雨棚降雨自动移动装置,通过将重物的势能转变为防雨棚移动的动能,解决停电条件下防雨棚的防雨问题。上述公开的专利技术方案都需要一定人力的辅助,才能完成防雨过程。降雨是随时发生的事件,如果人力不能及时到位,很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全天候全自动的防雨棚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关键。但目前未见相关专利公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造价低廉,感应准确、使用方便的降雨感应电磁继电器。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解决方案:
一种全自动防雨棚,其特征在于由降雨感知系统、电路控制系统、牵引系统和防雨系统构成。
降雨感知系统包括防露罩11、集雨杯12、电极13和14、电磁铁15和直流电池16。
电路控制系统包括三相交流电源21、电磁开关23和开关25,并在开关25上安装扭矩26,扭矩26两端分别与扭索28和29连接。
牵引系统包括三相交流电动机31、定滑轮35、牵引轴32、牵引索33和34。
防雨系统包括防雨棚41、滑轨42、触点开关44和45。
集雨杯12呈圆锥形,底部有孔,保证雨水从孔中泄漏。在集雨杯12底部的孔下安装有两个电极13和14,电极14通过导线17与直流电池16的一个电极连接,电极13通过导线19与电磁铁15连接,电磁铁15通过导线18与直流电池16的另一个电极连接,形成回路。
在电磁铁15下方安装电磁开关23,电磁开关23是控制三相交流电源21的开关,电磁开关23与导线24连通的方向受电磁铁15控制。开关25与导线24连通的方向受扭矩26控制,扭矩26受扭索28和29控制,扭索28和29分别受触点开关44和45控制。
开关25通过导线27与电动机31连接,驱动电动机31转动,牵引轴32安装在电动机31上,牵引索33和34缠绕在牵引轴32上,牵引索33的一端拴在防雨棚41上,牵引索34的一端拴在防雨棚41上,并通过位于前方的定滑轮35与牵引轴32连接。
防雨棚41安装在滑轨42上,滑轨42的两端安装有触点开关44和45,触点开关44和45控制着扭索28和29。
未降雨时,防雨棚41位于滑轨42的左端,触动触点开关44,在扭索28的作用下,使扭矩26向上拉动,开关25处于向上连接导线24的状态,而电磁开关23自然下垂,处于向下连接导线24的状态。
当降雨发生时,雨水落入集雨杯12,从集雨杯12下端的孔流出,流出的雨水滴落在电极13和14之间,造成电极13和14连通,在直流电池16电流的作用下,使电磁铁15产生磁性,吸引电磁开关23向上与导线24连接,由于开关25处于向上连接导线24的状态,故三相交流电源21与三相交流电动机31连通,带动牵引轴32转动,拉动牵引索34,牵引索34通过定滑轮35拉动防雨棚41向前移动,覆盖在防雨区域43上方。当防雨棚41被拉到滑轨的触点开关45位置时,触动触点开关45,在扭索29的作用下,使扭矩26向下拉动,开关25处于向下连接导线24的状态,三相交流电源21与三相交流电动机31断开连接,停止拉动,防雨棚41刚好停在防雨区域43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71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程地质裂缝测量方法及其测量装置
- 下一篇:发光装置和发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