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抑郁药西酞普兰中间体二醇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26565.5 申请日: 2012-04-26
公开(公告)号: CN102675152A 公开(公告)日: 2012-09-19
发明(设计)人: 宋玲;黄华银;宗华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C255/59 分类号: C07C255/59;C07C253/3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50002 ***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抑郁 药西酞 普兰 中间体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抗抑郁药西酞普兰关键的中间体4-[4-(二甲氨基)-1-(4-氟苯基)-1-羟丁基]-3-羟甲基苯腈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西酞普兰是90年代以来畅销全球的抗抑郁药物之一(非专利文献1:Gravem,A.;Amthor,K.F.;Astrup,C.;Elgen,K.;Gjessing,L.R.;Gunby,B.;Pettersen,R.D.;Kyrdalen,L.;Vaadal,J.;Ofsti,E.Acta Psychiatr.Scand.1987,75,478-486),在同类药物(例如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氟伏沙明等)中药效最高、毒副作用最小。4-[4-(二甲氨基)-1-(4-氟苯基)-1-羟丁基]-3-羟甲基苯腈是合成西酞普兰(Citalopram)的重要中间体。因此高效合成4-[4-(二甲氨基)-1-(4-氟苯基)-1-羟丁基]-3-羟甲基苯腈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献报道以5-氰基苯酞为原料,与对氟苯基溴化镁,1-(3-(N,N-二甲基氨基)丙基)氯化镁格氏试剂在醚溶液中反应,随后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使生成物水解,得到西酞普兰中间体(专利文献2:Boegeso,K.P.Novel Intermediate and Method for its Preparation.U.S.Patent 4650884,1987,非专利文献3:Zhang,P.;Cyriac,G.;Kopajtic,T.;Zhao,Y.F.;Javitch,J.A.;Katz,J.L.;Newman,A.H.J.Med.Chem.2010,53,6112-6121)。此路线由于其原料已经工业化,路线短,且操作条件相对温和,生产成本较低,较适合工业化生产。但存在的问题是:格氏反应会伴随发生其它副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杂质较多,导致收率大大降低。因此,对此路线进一步研究和工艺改进,有望开发出更有效的合成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大幅减少副反应,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反应条件温和,能高效地提高产品收率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通过使用价格低廉的醚类和季铵盐类化合物来降低反应成本、减少副产物、提高反应收率。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抗抑郁药西酞普兰中间体二醇的制备方法,是由5-氰基苯酞与对氟苯基溴化镁格氏试剂和1-(3-(N,N-二甲基氨基)丙基)氯化镁格氏试剂一锅化反应,该反应中加入醚类和季铵盐类化合物作为添加剂。

所述的醚类化合物的通式为R1-O-(CH2CH2O)n-R2,式中R1,R2表示烷基,n≥0。醚类化合物优选1,4-二氧六环(1,4-dioxane)、二甲氧基甲烷(DMM)、乙二醇二甲醚(DME)、乙二醇二乙基醚(DEE)、二乙二醇二甲基醚(DGDE)、二乙二醇二乙基醚、二乙二醇二丁基醚、聚乙二醇二甲醚(DiMPEG)、12-冠-4、15-冠-5、18-冠-6,更优选自乙二醇二甲醚(DME)、二乙二醇二甲醚(DGDE)。

所述的季铵盐类化合物的通式为R3R4R5R6N+X-,其中R3表示C1~C18烷基或者乙烯系高分子聚合物,R4,R5,R6表示烷基,X表示卤素基团。季铵盐类优选四甲基氟化铵(TMAF)、四甲基氯化铵(TMAC)、四乙基氯化铵(TEAC)、四乙基溴化铵(TEAB)、四丁基氯化铵(TBAC)、四丁基溴化铵(TBAB)、四丁基碘化铵(TBAI)、四丁基高氯酸铵(TBAP)、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DTAC)、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TTAC)、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STAC)、乙烯系高分子聚合物三甲基氯化铵(即乙烯系氯型阴离子树脂)。更优选四丁基氯化铵(TBAC)、四丁基溴化铵(TBAB)。

所述的5-氰基苯酞、对氟苯基溴化镁格氏试剂、1-(3-(N,N-二甲基氨基)丙基)氯化镁格氏试剂、醚类、季铵盐类的摩尔比为1∶1.0~3.0∶1.0~3.0∶1.0~3.0∶0.1~1.0。

本发明的反应式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65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