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卸小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125836.5 | 申请日: | 2012-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3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 发明(设计)人: | 慎志东;陈林山;郭伟;杨军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东华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69/30 | 分类号: | B65G69/30 |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 地址: | 0460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卸 小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装卸小车,属于物体运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物件运输多采用平板车运输,需要人将物件抬上平板车,推到目的地,再抬下来,当运输物为很重的东西时,就会给工作人员带来工作上的不便,又费时费力。而且在运输过程中,有时还会遇到平板车车体损坏、车轮不转、断轴、掉轮子等异常情况,平板车的修复费时费力又不方便,便多采用更换平板车的方法,这样就降低了工作效率又加大了成本,为工作人员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运输、卸载、低成本的装卸小车,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装卸小车,包括车轮、机架和起落架,机架下方安装有多个车轮,机架的一端铰接有起落架,起落架中部与起落油缸的活塞杆铰接,起落油缸的缸体铰接在机架底部,起落架上并列设置有两组第一滚柱且第一滚柱的顶部高于起落架的上表面;
机架下方平行安装有两个导向槽,每个导向槽上方的机架上均开有多个长形通孔,每个长形通孔中均安装有一个第二滚柱,控制叉的两个拨叉上表面为波浪形且分别安装在所述的两个导向槽中,控制叉的控制油缸缸体固定在机架下方。
所述的控制叉的拨叉与导向槽之间安装有导轨滚子直线滚针支承。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以机架下方的控制叉在卸载时伸出推动第二滚柱上升,机架前端的起落架下降形成斜坡,以及起落架上的第一滚柱,实现了物体卸载时滚柱滚动减小卸载时摩擦力的目的,使卸载更加方便快捷,且不易损坏,降低了成本。
2、本发明在控制叉的拨叉和导向槽之间安装有导轨滚子直线滚针支承,减小了相互运动时的阻力,使设备运转更加顺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拨叉、导向槽与机架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控制叉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控制叉与第二滚柱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车轮,2为机架,3为起落架,4为起落油缸,5为第一滚柱,6为导向槽,7为第二滚柱,8为控制叉,9为拨叉,10为控制油缸,11为导轨滚子直线滚针支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发明装卸小车,包括车轮1、机架2和起落架3,机架2下方安装有多个车轮1,机架2的一端铰接有起落架3,起落架3中部与起落油缸4的活塞杆铰接,起落油缸4的缸体铰接在机架2底部,起落架3上并列设置有两组第一滚柱5且第一滚柱5的顶部高于起落架3的上表面;
机架下方平行安装有两个导向槽6,每个导向槽6上方的机架2上均开有多个长形通孔,每个长形通孔中均安装有一个第二滚柱7,控制叉8的两个拨叉9上表面为波浪形且分别安装在所述的两个导向槽6中,控制叉8的控制油缸10缸体固定在机架2下方。
所述的控制叉8的拨叉9与导向槽6之间安装有导轨滚子直线滚针支承11。
工作过程
控制油缸10带动控制叉8运动,使第二滚柱7下降至低于机架2上平面,将物件放在机架2上,起落油缸4控制起落架3升起,运输至目的地;
到达目的地后,起落油缸4控制起落架3下降形成斜坡,控制油缸10活塞杆拉动控制叉8,控制叉8上的波浪形构造使第二滚柱7上升至机架2上平面,即可轻松拉下物件。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东华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西东华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58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合成双(二苯基膦)烷烃的方法
- 下一篇:磁共振激励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