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ALOO多点进水同步脱氮除磷工艺及运行方法和所用生物反应池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3279.3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8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颜秀勤;夏琼琼;张维;张向阳;王金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地址: | 30007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aloo 多点 进水 同步 工艺 运行 方法 所用 生物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AALOO多点进水同步脱氮除磷工艺及运行方法所用生物反应池,该方法适用于城镇污水中氮磷的去除,特别是低碳源条件下氮磷的去除,以获得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或更高排放标准的出水。
背景技术:
为防治水污染,治理水环境,近十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和标准,对污水处理及其排放的要求越来越严。2002年颁布实施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对氮、磷的指标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其中一级A标准要求出水达到:总氮≤15mg/L,氨氮≤5mg/L,总磷≤0.5mg/L,这就意味着绝大多数已建城镇污水处理厂需要进行增加除磷脱氮功能的改造;几乎所有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均要有除磷脱氮功能。一些处于重点流域或区域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可能要求的排放标准更高。
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处理废水是一种行之有效且经济的方法。有90多年历史的活性污泥法一直是废水生物处理的主流工艺。近20年来,由于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需要,活性污泥法已经从传统的以去除含碳有机物为目的,演变和发展为以去除含碳有机物和氮磷营养物质为目标。脱氮除磷功能的要求推动了活性污泥法理论和工艺技术的发展。厌氧/缺氧/好氧(A/A/O)工艺是典型的除磷脱氮工艺,在它基础上,针对不同进出水水质以及该工艺存在的一些缺陷,各国包括我国研发了多种改良除磷脱氮工艺,如Bardenpho工艺、UCT工艺、VIP工艺等。这些工艺基于的理论对碳源的需求是将除磷过程和脱氮过程分离的、独立的,即磷的释放需要碳源,反硝化过程也需要碳源,这就要求处理系统中要有充足的碳源分别满足除磷和脱氮的需要。随着反硝化聚磷菌(DPB)的发现,反硝化和磷的过量吸收过程通过DPB的代谢作用可同时完成,使得原来需要碳源进行反硝化的NO3-被作为吸磷过程中电子受体利用,从而达到脱氮在不需要碳源的条件下与除磷同时完成的功能效果。同样,除磷可在无溶解氧(DO)的条件下利用NO3-来完成。因此,反硝化除磷工艺对碳源和氧的需求较传统除磷脱氮工艺低,对低C/N比的原污水有更好的适应性。据对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数据的统计分析,大部分污水处理厂进水有机物浓度偏低,特别是BOD5偏低,多数面临碳源不足的问题。约70%的污水厂进水CODcr在200~400mg/L之间;BOD5/TN比值小于3.0、明显偏低的约占15%,BOD5/TN比值在3.0~5.0之间、不很充足的约占58%,只有约27%的污水厂碳源充足、BOD5/TN比值大于5.0。因此,反硝化除磷理论和工艺的应用对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改造和建设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活性污泥法反硝化除磷脱氮工艺有单污泥和双污泥系统之分。目前,较典型的单污泥系统主要有BCFS工艺。该工艺是UCT的一种变型工艺,从工艺角度上对C/N比值较低的进水创造了最大限度的DPB富集条件。虽然能获得较稳定的、TP和TN极低(TP<0.2mg/L、TN<0.5mg/L)的出水水质,但该工艺处理流程较复杂,除污泥回流外另有三个混合液回流(比UCT工艺增加了两个内回流),另外还设有旁路沉淀化学除磷单元,增加了工艺的运行管理和操作难度。该工艺更适合于对出水水质要求极高的污水处理厂。我国实行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最高要求是一级A标准,一些处于重点流域区域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或出水有特殊用途时要求可能会高一些,但TN一般也在5mg/L以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以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AALOO多点进水同步脱氮除磷工艺,该方法流程简便、能适应污水水质变化、低碳源和低氧消耗下去除污水中氮磷。适用于有氮磷去除需求的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改造和新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工艺所用的生物反应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未经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32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态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亚麻MLO型抗白粉病基因快速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