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硅胶废水处理的脱硅絮凝剂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2815.8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9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范会生;张海春;郁小芬;陆阿定;王波;孙保库;孙兆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1/56 | 分类号: | C02F1/56;C02F1/5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6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硅胶 废水处理 絮凝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净化废水的处理剂,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硅胶废水处理的脱硅絮凝剂,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硅胶废水具有酸度高,含盐量高,含硅高,难处理的特点。硅胶废水主要来源于硅胶水洗环节,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硫酸钠和硅酸盐,其中硫酸钠浓度可达到4%左右,硅酸盐(以SiO2计)含量在300mg/L以上,其中溶解性硅酸盐大于80%。高浓度的硫酸盐对环境有危害,会导致水体酸化和土壤板结,硫酸钠可以回收生产元明粉,用于玻璃、瓷釉、纸浆、致冷混合剂、洗涤剂、干燥剂、染料稀释剂、分析化学试剂、医药品等。但是由于硅酸盐的存在,硫酸钠不能得到有效回收,废水也得不到彻底处理。所以,处理硅胶废水首先要脱除废水中的硅。
混凝脱硅是利用某些金属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对硅的吸附或凝聚来达到脱硅目的的一种物理化学方法。如公开号为CN101746907A 的中国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含硅废水的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在含硅废水中加入成核助凝剂,并使含硅废水和成核助凝剂混合,所述成核助凝剂是指做为成长核心能使水中悬浮的不易凝聚的微型颗粒物质聚集长大而沉降的不溶性固体;将含硅废水的pH调节至3.5-9。该发明提供的处理方法适用于各种工艺过程所排出的硅酸盐废水。而该方法用于硅胶废水的处理时,脱硅效果较差。工业中常用的混凝剂有镁剂脱硅、铝盐脱硅、铁盐脱硅、石灰脱硅等,但是这几种脱硅剂都具有各自的缺点:镁剂脱硅的最佳pH 值为10.1~10.3,需和石灰一起使用才能保证脱硅效果;铝盐脱除胶体硅的最佳pH 范围及最适宜温度都有较高要求;铁盐脱硅药剂投加量较大,单纯石灰脱硅去除率较低。目前,对于硅胶废水处理还没有专用的絮凝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专门用于对硅胶废水进行脱硅处理的脱硅絮凝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硅胶废水处理的脱硅絮凝剂,该脱硅絮凝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份:
A、氯化镁200~400份、氯化钙50~100份;
B、氯化铁100~200份;
C、聚丙烯酰胺1~5份。脱硅絮凝剂的各组分: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铁、聚丙烯酰胺均以水溶液形式分别投加,投加量以每升废水计。
作为优选,所述的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铁和聚丙烯酰胺的重量比为300:100:150:2。
作为优选,该脱硅絮凝剂还包括按重量份计的D、玻化微珠50~100份。玻化微珠是一种酸性玻璃质溶岩矿物质(松脂岩矿砂),经过特种技术处理和生产工艺加工形成内部多孔﹑表面玻化封闭,呈球状体的细径颗粒。在本发明中,玻化微珠直接投入废水中作为成核助凝剂,可以大大提高全硅去除率。使用时,玻化微珠与A组份一起加入废水中。
本发明通过絮凝剂复配,比例优化,得到一种适用范围广、对溶解硅及胶体硅脱除率高、投加量小、成本低的新型脱硅絮凝剂,为硅胶废水资源化利用奠定了基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原料来源方便,投加量小,成本低,絮体沉降快,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胶体硅和溶解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在本发明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所有的设备和原料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行业常用的。
实施例1-10:
本实施例以某硅胶厂废水对本发明方法进行说明,该废水水质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某硅胶厂废水主要水质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未经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28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