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回转窑对含钒石煤脱碳料行再脱碳和焙烧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2657.6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7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彭武星;彭周雅柔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武星 |
主分类号: | C01G31/02 | 分类号: | C01G31/02 |
代理公司: | 长沙丁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陈书诚 |
地址: | 410005 湖南省长沙市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转 石煤 脱碳 料行再 焙烧 方法 | ||
1.一种用回转窑对含钒石煤脱碳料行再脱碳和焙烧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将含钒石煤的脱碳料送入回转窑中进行再脱碳和焙烧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碳料为前道工序装置直接排出的、温度高于摄氏700度的高温含钒石煤的脱碳料;所述再脱碳和焙烧处理的过程中,向回转窑内的高温含钒石煤的脱碳料中吹入摄氏650度以上的高温气体和/或常温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气体和/或常温气体吹入回转窑内的方式为:
(1)从回转窑的侧面吹入;
(2)从回转窑的进料口吹入;
(3)从回转窑出料口吹入;
以上三种方式能够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气体和/或常温气体从回转窑的侧面吹入时的气管布置方式为:
(1)所述气管沿回转窑轴向的内壁布置,数量至少为三根,每根气管上设置若干个喷气孔、或气管上安装至少一个喷嘴,每个喷嘴上设置至少一个喷气孔;所述喷嘴能够进入回转窑的脱碳料中;所述气管与高温气体和/或常温气体连接;所述气管根据位置的不同,其上喷气孔的孔径和布置随之不同;
(2)所述气管沿回转窑轴向的外壁布置,数量至少为三根,每根气管上安装至少一个喷嘴,每个喷嘴上至少有一个喷气孔;所述喷嘴能够进入回转窑的脱碳料中;所述气管与高温气体和/或常温气体连接;所述气管根据位置的不同,其上喷气孔的孔径和布置随之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沿回转窑的轴向划分至少两个工作组,每个工作组的气管配置独立的供气控制装置,供气控制装置与高温气体和/或常温气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窑沿轴向划分为两个工作区,第一个工作区位于回转窑的进料端,该工作区为深度脱碳并调温区,通过高温气体和/或常温气体的供气量、温度和含氧量来控制物料的温度达到并维持在摄氏800-900度;第二个工作区位于回转窑的出料端,该工作区为深度脱碳并初步焙烧区,通过高温气体和/或常温气体的供气量、温度和含氧量来控制物料的温度维持在摄氏800-900度,控制回转窑出料口物料的发热量低于每公斤30大卡。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窑沿轴向划分为三个工作区,第一个工作区位于回转窑的进料端,该工作区为深度脱碳并调温区,通过高温气体和/或常温气体的供气量、温度和含氧量来控制物料的温度达到并维持在摄氏800-900度;第二个工作区位于回转窑的中间端,该工作区为深度脱碳并焙烧区,通过高温气体和/或常温气体的供气量、温度和含氧量来控制物料的温度维持在摄氏800-900度,深度脱碳和焙烧的时间为90-240分钟;第三工作区位于回转窑的出料端,该工作区为降温区,向物料内供常温空气,使排出的物料温度降到摄氏730度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达到并维持在摄氏800-900度的方法:控制各工作组独立的供气控制装置,向物料中喷入适量、或过量的不同温度、不同含氧量的高温气体和/或常温气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达到并维持在摄氏800-900度的方法:控制各工作组独立的供气控制装置,向物料中喷入适量、或过量的不同温度、不同含氧量的高温气体和/或常温气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气体为高温空气,或高温富氧,或高温烟气,或混合气体;所述高温烟气为前工序装置产生的高温烟气;所述高温空气或高温富氧为利用前工序装置及回转窑的余热加热的空气或富氧。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气体为高温空气,或高温富氧,或高温烟气,或混合气体;所述高温烟气为前工序装置产生的高温烟气;所述高温空气或高温富氧为利用前工序装置及回转窑的余热加热的空气或富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武星,未经彭武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265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灌木复合人造木材
- 下一篇:鱼类切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