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筋锈蚀状况的测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0874.1 | 申请日: | 2012-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6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郭小华;惠云玲;王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04 | 分类号: | G01N27/04;G01N27/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牛峥;王丽琴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 锈蚀 状况 测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领域中的测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钢筋锈蚀状况的测评方法。
背景技术
钢筋锈蚀会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的耐久性与安全性,因此,检测钢筋锈蚀状况是十分必要的。
为了检测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锈蚀状况,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如下的两种方式:
方式1、检测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混凝土电阻率、并利用检测到的混凝土电阻率来评估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锈蚀状况。其中,由于混凝土电阻率能够体现包裹于钢筋外围的混凝土保护层的质量、且混凝土电阻率越大则表示混凝土保护层的质量越好,因此,利用方式1,即可在检测到混凝土电阻率较高时得到钢筋锈蚀状况较好的测评结果。
方式2、检测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腐蚀电流密度、并利用检测到的腐蚀电流密度来评估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锈蚀状况。其中,由于存在锈蚀的钢筋会产生腐蚀电流、且腐蚀电流密度越大则表示锈蚀的速率越高,因此,利用方式2,即可在检测到锈蚀速率较低时得到钢筋锈蚀状况较好的测评结果。
如上可见,上述方式1和方式2均能够实现对钢筋锈蚀状况的测评,但是,由于方式1和方式2仅利用了某一方面的指标来进行测评,因而导致测评结果不准确。
例如,假设某混凝土结构中的混凝土保护层的质量较好、但含有较高含量的氯离子,若此时采用方式1进行测评,则检测到的混凝土电阻率会大于一标定电阻率值(例如100kΩ·cm)、并得到钢筋锈蚀状况较好的测评结果,但却忽略了氯离子容易导致钢筋锈蚀的问题。
再例如,假设某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处于较低的锈蚀速率、但其混凝土保护层的质量较差,若此时采用方式2进行测评,则检测到的腐蚀电流密度会低于一标定电流密度值、并得到钢筋锈蚀状况较好的测评结果,但却忽略了质量较差的混凝土保护层无法有效防止钢筋锈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筋锈蚀状况的测评方法,能够提高测评结果的准确性。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钢筋锈蚀状况的测评方法,该测评方法预先设置一个以混凝土电阻率的电阻率值为纵坐标变量、腐蚀电流密度的自然对数值为横坐标变量的二维坐标系,并在所述二维坐标系中划分出对应不同锈蚀状况的若干区域,以及,该测评方法还包括:
a、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检测得到所述电阻率值、以及所述自然对数值;
b、在所述二维坐标系中定位出以检测到的所述电阻率值为纵坐标、以检测到的所述自然对数值为横坐标的目标点;
c、依据所述目标点所在的区域,产生表示该区域所对应的锈蚀状况的测评结果。
若干区域包括:
表示锈蚀状况为钝化态的第一区域;
表示锈蚀状况为低锈蚀速率的第二区域;
表示锈蚀状况为中锈蚀速率的第三区域;
表示锈蚀状况为高锈蚀速率的第四区域。
所述第一区域在所述二维坐标系中覆盖的范围包括:
所述电阻率值大于等于50kΩ·cm、且所述自然对数值在-3~-1.61μA/cm2之间的范围,以及,所述电阻率值大于等于100kΩ·cm、且所述自然对数值在-1.61~-0.69μA/cm2之间的范围;
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二维坐标系中覆盖的范围包括:
所述电阻率值在0~50kΩ·cm之间、且所述自然对数值在-3~-1.61μA/cm2之间的范围,所述电阻率值在10~100kΩ·cm之间、且所述自然对数值在-1.61~-0.69μA/cm2之间的范围,以及,所述电阻率值大于等于100kΩ·cm、且所述自然对数值在-0.69~0μA/cm2之间的范围;
所述第三区域在所述二维坐标系中覆盖的范围包括:
所述电阻率值在0~10kΩ·cm之间、且所述自然对数值在-1.61~-0.69μA/cm2之间的范围,所述电阻率值在10~100kΩ·cm之间、且所述自然对数值在-0.69~0μA/cm2之间的范围,所述电阻率值大于等于50kΩ·cm、且所述自然对数值在0~2.3μA/cm2之间的范围,以及,所述电阻率值大于等于100kΩ·cm、且所述自然对数值大于等于2.3μA/cm2的范围;
所述第四区域在所述二维坐标系中覆盖的范围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08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