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区域互联系统交流联络线稳态功率波动幅值的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0475.5 | 申请日: | 2012-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4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汤涌;何剑;孙华东;王安斯;林伟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3/24 | 分类号: | H02J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区域 联系 交流 联络 稳态 功率 波动 计算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区域互联电力系统交流联络线稳态功率波动幅值的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2009年1月,长治-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正式投运,该线路连接华北、华中两个大区电网,形成了包含12个省级电网的我国最大的交流同步电网。2011年12月,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扩建工程正式投运,华北-华中特高压交流联络线的输送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特高压示范工程投入运行后,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交流联络线上存在有功功率波动的情况。大幅度的功率波动成为限制特高压交流联络线输电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影响了特高压线路充分发挥其大规模输电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从华北-华中交流联络线上稳态功率波动的PMU录波曲线可以看出,交流联络线功率波动由高频和低频两种分量叠加而成。
高频振荡是系统受扰动后的动态响应,可以用区域电网互联系统的机电振荡模型来表示。其振荡周期基本不变,表现为互联系统区域振荡模式的振荡周期,其振荡幅值与负荷变化量的大小或系统受扰动(如:线路故障、切除大容量发电机等)的大小和区域振荡模式的阻尼强弱有关。
低频波动是负荷随机功率波动在全互联系统中再分配后在交流联络线上的反映,是一种稳态过程,不能用机电振荡模型描述。其波动具有明显的无序性,波动周期一般为数十秒到数分钟,且具有随机性,波动幅值也同样具有随机性。
对于交流联络线功率波动的高频分量即区域振荡模式,国内外已有大量文献对其进行了研究;但对于交流联络线功率的低频分量却关注的较少,目前仅有前苏联的电力系统研究专家提出了功率波动幅值的经验估计公式,该公式的准确性极大依赖于工程经验,且不能揭示功率波动的机理。
针对交流联络线上的这种低频随机功率波动的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两区域互联电力系统交流联络线稳态功率波动幅值的计算方法。本发明交流联络线功率波动特指这种低频随机功率波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两区域互联电力系统交流联络线稳态功率波动幅值的计算方法,有利于电力系统运行、分析人员掌握两区域互联稳态功率波动的机理和波动幅值的计算,为抑制交流联络线功率波动的措施提供依据。
本发明提供的两区域互联系统交流联络线稳态功率波动幅值的计算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通过概率统计计算系统频率波动幅值的概率分布,通过模糊数描述贡献因子的不确定性,再通过模糊抽样和解模糊得到交流联络线功率波动的均值和标准差;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EMS(Energy Management System)系统获取频率样本点时刻对应的系统容量CAi和CBi;
(2)获取系统频率样本点;
(3)确定贡献因子及其隶属度;
(4)计算交流联络线功率波动幅值的概率数字特征;
(5)解模糊。
优选的,步骤(2)获取系统频率样本点是通过PMU(Phase Measurement Unit)获取的系统频率曲线,并把曲线划分成长度为T的N个区间,在每个区间内测量频率的最大值fi和最小值fi+1,计算频率波动的幅值Δfi=fi-f0和Δfi+1=fi+1-f0,得到n=2N个样本点。
优选的,步骤(3)确定贡献因子及其隶属度是在区间[0,1]上均匀抽取m个隶属度,并对其中每个隶属度μk求取其对应的两个贡献因子λk=μ-1(μk)。本发明的k从1开始取值,其取值范围为[1,m]。本发明的μ-1为反函数。
优选的,步骤(4)计算交流联络线功率波动幅值的概率数字特征的步骤为:对于步骤(3)中获得的贡献因子λk,根据步骤(1)获得的系统容量和步骤(2)中获得的频率波动幅值样本计算交流联络线功率波动幅值样本;
根据求出的交流联络线功率波动幅值样本计算交流联络线功率波动幅值的均值EPk和标准差SPk。
优选的,步骤(5)解模糊是将隶属度μ1~μm求出后,采用求重心方法计算交流联络线功率波动的均值和标准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04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