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履带式挖掘机用滚轮的锻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9155.8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2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陆友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运良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K1/28 | 分类号: | B21K1/2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郭玲 |
地址: | 20215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履带式 挖掘机 滚轮 锻造 方法 | ||
1.一种履带式挖掘机用滚轮的锻造方法,所述滚轮(1)包括上半部(11)和下半部(12)两部分,所述上半部(11)和下半部(12)均带有两个法兰凸缘(111,112,121,122),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加热坯料棒材;
2)通过初锻模(3)锻造滚轮的上半部(11),获得半成品锻件;
3)对半成品锻件进行脱模;
4)将半成品锻件通过终锻模(4)锻造滚轮的下半部(12),获得成品锻件;
5)对成品锻件脱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挖掘机用滚轮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初锻模包括初锻下模(31)、初锻上模(32)、成形上半部的两块初锻半模(33,34),所述两块初锻半模(33,34)合模后形成的初锻合模型腔(35)与上半部(11)外形相匹配,所述初锻下模(31)具有连通的上型腔和下型腔,两块初锻半模(33,34)合模后的外形与所述上型腔的形状相匹配,所述下型腔的形状与棒材的外形相匹配,成形时,先将棒材放入下型腔,再将两块初锻半模(33,34)放入上型腔,通过初锻上模(32)的冲头向下施加作用,使得棒材在所述初锻合模型腔(35)里被挤压,成形所述上半部(11),即获得半成品锻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式挖掘机用滚轮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下型腔内设有初锻顶料板(36),所述初锻下模(31)的底部设有初锻顶杆孔(37),机床上设置的顶杆伸入所述初锻顶杆孔(37)将初锻顶料板(36)顶起,使得半成品锻件连带着两块初锻半模(33,34)顶出,顶出后两块初锻半模(33,34)分开来实现半成品锻件的脱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履带式挖掘机用滚轮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终锻模(4)包括终锻下模(41)、终锻上模(42)、成形所述下半部的两块终锻半模(43,44),所述两块终锻半模(43,44)合模后形成的终锻合模型腔(45)与所述滚轮(1)的外形相对应,所述终锻下模(41)具有与所述两块终锻半模(43,44)合模后的外形相匹配的模具型腔,所述模具型腔内设有终锻顶料板(46),所述终锻下模(41)的底部设有终锻顶杆孔(47),成形时,机床上设置的顶杆伸入所述终锻顶杆孔(47)将终锻顶料板(46)顶起至与终锻下模(41)的上顶面齐平,然后放置一下模垫(5)于终锻顶料板(46)上,再将步骤3)中获得的半成品锻件上下翻转,使得成形好的上半部(11)朝下放置于下模垫(5)上,所述下模垫(5)与滚轮的上半部(11)的轴孔可形成凹凸配合,凹凸配合后充满所述终锻合模型腔(45)的下部空间,再将两块终锻半模(43,44)抱住半成品锻件和下模垫(5)置于所述终锻顶料板(46)上,然后所述顶杆缓慢下降直至终锻顶料板(46)缓慢下降至终锻下模(41)的模具型腔底部,最后通过终锻上模(42)的冲头向下施加作用,使得棒材在所述终锻合模型腔(45)的上部空间被挤压,成形滚轮的下半部(12),即获得成品锻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履带式挖掘机用滚轮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锻下模(41)的模具型腔上大下小带有锥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履带式挖掘机用滚轮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顶杆伸入所述终锻顶杆孔(47)将终锻顶料板(46)顶起至与终锻下模(41)的上顶面齐平,使得锻好的滚轮(1)、两个终锻半模(43,44)和下模垫(5)一起顶出,顶出后两块终锻半模(43,44)、下模垫(5)均与滚轮(1)分开来实现成品锻件的脱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运良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运良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915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波长检测的半导体光纤温度传感器
- 下一篇:耐震温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