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9142.0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50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C·克贝尔;J·施普雷曼;N·赖特尔;M·哈默丁格;M·施泰因鲍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德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J1/02 | 分类号: | F25J1/02;F25J3/00;F28D7/00;F28F9/2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 | 代理人: | 李振东,过晓东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系统 | ||
1.用于在至少一种富含烃的相的形式的第一介质(M)与第二介质(K)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系统(1),其具有:
-至少两个用于容纳第一介质(M)的第一管空间区段(101、103;103、105);和
-第一管空间区段连接装置(102;104),这两个管空间区段(101、103;103、105)经由所述第一管空间区段连接装置以导流方式相互连接,
其特征在于,
一个第一管空间区段(101;103)和其他的第一管空间区段(103;105)分别被用于容纳第二介质(K)的第一和第二外壳空间(201、203;203、205)包围,其中第一外壳空间(201;203)被第一外壳(301;303)限定,第二外壳空间(203;205)被与其分离构造的第二外壳(303;305)限定;
第二外壳(303;305)与第一外壳(301;303)彼此间隔开地布置,从而使所述第一和第二外壳空间(201、203;203、205)通过第一外壳空间连接装置(202;204)以导流方式相互连接;
第一管空间区段连接装置(102;104)和第一外壳空间连接装置(202;204)是管路形式;
第二外壳(303;305)沿着垂线(Z)设置在第一外壳(301)的上方;
第二外壳(303)在下部区段中具有分离机构,设立和设置分离机构是为了将在所述第二外壳空间(203)中引导的第二介质(K)分离成第二介质(K)的液态馏份(202b)和第二介质(K)的气态馏份(202a);
构造所述第一外壳空间连接装置(202)为了将第二介质(K)的气态馏份(202a)与第二介质(K)的液态馏份(202b)分离地进行输送,其中构造所述第一外壳空间连接装置(202)是为了将所述气态馏份和所述液态馏份由所述第二外壳空间(203)输送至所述第一外壳空间(201);
管空间区段由管束的管组构成,其中各个管围绕芯管缠绕,
所述分离机构设置在所述管束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热交换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热交换器系统(1)按照规定设定的状态,第二外壳(303;305)与第一外壳(301;303)彼此间隔开地布置,沿着垂线(Z)设置在第一外壳(301)的上方,其中这两个外壳空间(201、203;203、205)通过至少一个管路形式的第一外壳空间连接装置(202;204)以导流方式相互连接,其中构造所述第一外壳空间连接装置(202;204)为了将第二介质(K)的气态馏份与第二介质(K)的液态馏份分离地进行输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热交换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构造所述第一外壳(301)是为了对在所属的第一管空间区段(101)中引导的第一介质(M)进行预先冷却,构造所述第二外壳(303)是为了对在所属的第一管空间区段(103)中引导的第一介质(M)进行液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德股份公司,未经林德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914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自动确定噪声阈值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内燃机的气门挺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