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持PSTN、WCDMA、NGN、IMS多网同时待机的实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9136.5 | 申请日: | 2012-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4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孙朝晖;刘继明;林恩峰;朱如意;王刚;谢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网经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王玉国;陈忠辉 |
地址: |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持 pstn wcdma ngn ims 同时 待机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多网待机的实现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支持PSTN、WCDMA、NGN、IMS多网同时待机的实现方法,属于融合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有线系统与无线系统之间,传统的交换机与基于IP的交换机,传统的对讲机与集群通信,短波电台等等通信手段越来越多,这些通信方式目前在很多行业中是孤立的,彼此之间不能实现通话。但现代企业运营却越来越讲求快节奏和高效率,所以,这些通信手段不可能是永远孤立的,需要一种方式能融合在一起,即有线与无线之间能互通,不同制式的终端之间能够互通。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渐成熟,基于IP的通信技术将成为未来通信的趋势。但基于IP的通信技术目前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完全取代传统设备是不可能的,如果要想更好更快的发展,就必须要能够与传统技术设备进行互联互通。
智能终端基于对多协议栈和多中继的支持,融合了固网域和IP域的融合,提高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终端设备单一通讯方式的不足,提供一种支持PSTN、WCDMA、NGN、IMS多网同时待机的实现方法,提高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支持PSTN、WCDMA、NGN、IMS多网同时待机的实现方法,特点是:不同网络的登录信息来源于用户填写,或来源于服务器分配,然后将信息交由不同的中继进行管理,智能终端支持多协议栈和中继管理,根据用户选择网络的不同终端动态选择不同的中继进行处理,实现多网待机;多网涉及PSTN、NGN、IMS、WCDMA,智能终端支持PSTN、NGN、IMS、WCDMA协议栈。
进一步地,上述的支持PSTN、WCDMA、NGN、IMS多网同时待机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支持固网域与IP域的融合。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支持PSTN、WCDMA、NGN、IMS多网同时待机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支持多个NGN账户同时待机。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支持PSTN、WCDMA、NGN、IMS多网同时待机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支持多个IMS账户同时待机。
本发明技术方案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
通过多中继方式使智能终端可以跨网域实现多网待机,极大的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支持同一网络多个账户,配置即可生效;支持不同网络的同时待机,使传统通讯方式与新兴通讯方式无缝融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基于智能终端的支持PSTN、WCDMA、NGN、IMS多网待机的实现方法,提出多网同时待机,充分提高智能终端的用户体验。
支持PSTN、WCDMA、NGN、IMS多网同时待机的实现方法,不同网络的登录信息来源于用户填写,或来源于服务器分配,然后将信息交由不同的中继进行管理,智能终端支持多协议栈和中继管理,根据用户选择网络的不同终端动态选择不同的中继进行处理,实现多网待机;多网涉及PSTN、NGN、IMS、WCDMA,智能终端支持PSTN、NGN、IMS、WCDMA协议栈,智能终端支持固网域与IP域的融合,智能终端支持多个NGN账户同时待机,智能终端支持多个IMS账户同时待机。
通过多中继隔离智能终端的具体通信网络的直接联系,并建立起终端和中继的路由关系,从而实现多网待机的维护管理。
具体应用时,获取用户填写或者平台下发的多网的登录信息,对信息进行一些基本规则的校验,如host是否合法。如果信息校验不合格,则通知用户更改。将正确的登录信息通过不同的中继进行登录,中继根据对应平台的回复对账户进行维护。终端上电后,会根据PSTN、NGN、IMS、WCDMA的配置信息进行网络的初始化,当PSTN收到馈电时则认为PSTN待机成功,NGN、IMS和WCDMA收到对应网络平台的登录成功回复则认为待机成功。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多网待机的实现方式,通常情况下终端的待机方式较为单调,单一网络单号码待机或者单一网络多号码待机,通过多中继方式使智能终端可以跨网域实现多网待机,极大的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了用户体验。
需要理解到的是: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网经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网经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91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扭传动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下一篇:高压带电自动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