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7794.0 | 申请日: | 2012-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8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伟 |
主分类号: | A61K36/8945 | 分类号: | A61K36/8945;A61P1/1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地址: | 23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便秘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慢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主要是指长期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或不尽感以及排便次数减少等。通常食物经胃肠道消化、吸收,残渣在24-48小时排出,若排便间隔超过48小时,可视为便秘。长期便秘对身体的危害特别大,现有的治疗便秘的药物很多,但是大多数是只治标不能治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制剂,本中药具有补气升阳,通腑的功效,治疗便秘疗效好,见效快,无任何毒副作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肉苁蓉8-12,松子仁8-12、番泻叶5-10,黄芪20-30 ,炒枳壳8-12 ,党参18-22 ,当归8-12,升麻7-8,柴胡5-4,炙甘草5-7,炒白术14-16,炒山药8-12,炒芡实8-12、炒印楝果2-3、大黄8-12, 丝瓜花4-6。
所述的治疗便秘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肉苁蓉10,松子仁10、番泻叶8,黄芪25 ,炒枳壳10,党参20,当归10,升麻7,柴胡5,炙甘草6,炒白术15,炒山药10,炒芡实10、炒印楝果2、大黄10, 丝瓜花5。
本发明的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常规内服制剂。例如将这些原料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制成散剂冲服,或制成其它水丸、蜜丸、胶囊等口服剂。
制成胶囊或药丸时,每粒含生药粉0.5g,散剂每袋重168g。
用法与用量: 日服2-3次,每次服用药丸或胶囊15-20粒,散剂用水煎服,每天1剂,7-10天为一疗程,一般服用1-4个疗程。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中药自2004至今上千例患者临床试用,总有效率100%,治愈率86%,复发者极少,无出现任何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中药具有补气升阳通腑的功效,治疗便秘疗效好,见效快,无任何毒副作用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制剂,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肉苁蓉10g,松子仁10g、番泻叶8g,黄芪25g,炒枳壳10g,党参20g,当归10g,升麻7g,柴胡5g,炙甘草6g,炒白术15g,炒山药10g,炒芡实10g、炒印楝果2g、大黄10g, 丝瓜花5g。
按配方比例称取上述原料药物,然后研磨呈粉末,粉末过100目筛,制成中药丸,或胶囊,每粒药丸或胶囊含生药粉0.5g。
典型病例
韦某,男,65岁,贵阳市人,自诉5-6天一次大便,大便呈块状,粒状,有时便血,2004年5月4日,开始服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服药后第二天排便畅 ,后继续服用本发明药3周,以后大便一直很正常。
李某,女,45岁,合肥市人,出租车司机,由于常年坐着饮水不够,导致大便干结,排便没有规律,有时7-8天才大便一次,每次解大便非常痛苦,脸色灰黄,2006年7月2日首诊,神疲形瘦,面色灰暗,舌淡苔少,脉细软,腹平软无包块和压痛。胃下垂,便秘,2006年7月3日开始服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胶囊,日服3次, 每次5-6粒,服药后第二天开始排便,继续服用3周,并注意多饮水,以后大便一直很正常,每日一次,随诊,至今没有复发。
蒯某,女,69岁,池州市人,2007年8月就诊,长期便秘,5-7天以上不解,偶感腹胀隐痛,此次又5天未解,此为脾虚阳弱所致之便秘。服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服药后第二天大便畅排便,后继续服用本发明药4周,以后大便一直很正常,。
董某 女 55岁 常年便秘,一般8-10天一次大便,大便干结,面色灰暗,容易疲劳,每次大便都很痛苦,经服用本发明的中药,1个疗程(7天)后,大便顺畅,后继续服用20天巩固,随诊,至今一直无便秘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伟,未经王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77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