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下倾角设置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7070.6 | 申请日: | 201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9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少聪;吴荣广;吴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18 | 分类号: | H04W16/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姜精斌 |
地址: | 510623 广东省广州市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倾角 设置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通信系统与新增通讯系统共站址设置时,新增天线系统天线下倾角的设置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3G、4G技术的成熟,多数运营商都在向未来技术演进,这就需要在原有2G站址上增加下一代通信系统设备。而新增的通讯系统天线下倾角如何设置是诸多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并且在未来这种问题会非常普遍。
天线下倾角的设置是无线网络规划的关键部分,是无线通信网络发挥其最大效能的基础。
传统的下倾角设置方法如下:
第一步:使用网络规划工具进行仿真,得到理论下倾角;
第二步:架设天线,下倾角按照仿真结果配置;
第三步:如果仿真的场景和实际的场景不匹配,需要通过路测进行大范围的多次下倾角优化,匹配场景保证基本覆盖;
第四步:通过网络检测工具、关键绩效指标法(KPI:Key PerformanceIndicator)、指标统计以及客户反馈,针对网络性能问题再进一步对下倾角优化,匹配业务保证用户感知。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现有传统天线下倾角设置方法在进行多个无线通信系统(即2G、3G、4G等)共站址的下倾角设置时,需要进行场景匹配、业务匹配两个阶段的下倾角优化,这不仅导致网络建设周期拉长,而且还大量耗费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导致组网成本增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网络建设周期长、组网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天线下倾角设置方法及装置,从而缩短网络建设周期,降低组网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下倾角设置方法,所述方法用于实现原通讯系统与新增通讯系统共站址设置时,新增通讯系统天线下倾角的设置;
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新增通讯系统在控制信道发射功率、天线机械下倾角和天线电子下倾角分别取不同值时,所对应的实际水平面辐照图函数;
计算新增通讯系统所有实际水平辐照图函数以及新增通讯系统目标水平辐照图函数,在不同水平方位角时,对应的函数值组,所述新增通讯系统目标水平辐照图函数基于原通讯系统水平辐照图函数,原通讯系统与新增通讯系统在相同路径损耗、发射功率及发射方向图下的链路损耗差值,以及原通讯系统与新增通讯系统在各自频段内大尺度路径损耗差异值确定;
当第一实际水平辐照图函数所对应的函数值组,与所述新增通讯系统目标水平辐照图函数对应的函数值组之间的差值,符合预设条件时,将第一实际水平辐照图函数所对应的控制信道发射功率、天线机械下倾角和天线电子下倾角的取值,作为新增通讯系统的控制信道发射功率、天线机械下倾角和天线电子下倾角的实际设置值。
优选的,所述获取新增通讯系统在控制信道发射功率、天线机械下倾角和天线电子下倾角分别取不同值包括:
在预设的取值范围内,基于预设的取值调整步长,分别为新增通讯系统的控制信道发射功率、天线机械下倾角和天线电子下倾角选取不同的数值。
优选的,所述获取新增通讯系统在控制信道发射功率、天线机械下倾角和天线电子下倾角分别取不同值时,所对应的实际水平面辐照图函数包括:
任一选取一组新增通讯系统的控制信道发射功率P_TX_New、天线机械下倾角MT_New和天线电子下倾角ET_New的取值组合;
将所述取值组合中,天线机械下倾角MT_New、天线电子下倾角ET_New作为天线架设信息的输入,新增通讯系统天线的型号信息作为天线型号信息的输入,在微波暗室中测量新增通讯系统天线在所述取值组合中天线电子下倾角ET_New范围内的所有三维方向图,并从中选出与所述取值组合中天线电子下倾角ET_New相等的天线三维方向图;
将与所述取值组合中天线电子下倾角ET_New相等的天线三维方向图向下机械旋转所述取值组合中天线机械下倾角MT_New度后,查找与所述取值组合中天线电子下倾角ET_New相等的天线三维方向图的最大增益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70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推片染色机载玻片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电池动力监控装置